呃,李善其實就是在胡說八道,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小冰河時期有四次,殷商末期、三國西晉、唐末五代以及明朝末年……唐初並不在其中。
“在下常讀史書,類似情形每隔數百年都會發生一次,持續數十年,草原寒冬凜冽,大批牛羊凍斃,多少部落灰飛煙滅……”
欲谷設突然怒喝一聲,“你說這些作甚?!”
“且聽在下細說。”李善收斂臉上笑容,看向阿史那社爾,“上一次約莫在東漢末年到西晉末年。”
阿史那社爾反而笑了,“閣下之意是衣冠南渡?”
“哈哈哈,說的是!”李善大笑道:“草原日子過不下去了,自然是往南方遷移,偏偏那時三國大戰,中原人口銳減,西晉天生不足,難以抵擋,於是才有了衣冠南渡。”
在場眾人不管是唐朝一方,還是突厥一方都有心生古怪,李善這番話……聽著苗頭不對啊。
阿史那社爾笑容愈盛,“在下雖是化外之民,也知曉三國亂戰,便如隋末群雄。”
“此一時彼一時,足下且聽。”李善看似談意愈濃,“東漢末年,昏君當國,權臣當道,群雄並起,看似極像前隋,但實則不同。”
“東漢末年,中原人口八千萬,到西晉初年,已然不足千萬。”
“但東漢末年至西晉,將近九十年。”李善細細分析,“而前隋自大業七年王薄率先起兵,天下大亂至今只有十二年。”
“十二年間,中原群雄並起,但李唐立國,先定關中,後掃蕩中原、河北,攻破益州,撫平江南、嶺南……天下除卻劉黑闥外,已然一統。”
“十二年間,中原一統,何懼外敵?”
“足下別忘了,東漢末年雖然天下大亂,但仍能遠征,魏武帝揚鞭烏桓,草原無族不懼。”
“如今看似突厥勢大,但唐國已近一統天下,如此寒冷氣候還會維持數十年,草原部落愈發衰落……”
說到這,阿史那社爾的神色漸漸凝重起來,而馬周斜眼瞥了瞥李善……他懷疑這廝在瞎扯淡。
好吧,李善的確在瞎扯淡……不過也不完全是扯淡,他是透過前世今生的各種資訊匯總推斷出的。
之前李大恩欲攻略馬邑,曾經上書請戰,理由之一就是突厥饑荒。
而李善記得很清楚,後來李世民詔令李靖等將領攻滅東突厥,也是因為寒冷的氣候以及東突厥的饑荒、糧草不濟。
這時候,欲谷設厲聲喝道:“我父麾下控弦五十萬,攻破長安易如反掌!”
李善溫柔的看著發狠的欲谷設,臉上笑意不退,一直到對方發完狠,才溫和的說:“別忘了,氣候寒冷,難以度冬,牛羊凍斃……”
欲谷設嗤笑道:“如此正好,草原部落齊齊南下,控弦之士必逾百萬!”
李善長長嘆息一聲,才說出最關鍵的一句話。
“一場寒冬,牛羊凍斃,人口銳減,足下願南下劫掠,但其他部落呢?”
在場眾人均臉色劇變,所有人都聽懂了這句話。
若是真的如李善所言,草原寒冬難渡,實力銳減,大量的部落更可能做的是……去劫掠其他部落來彌補,而不是南下來碰已經一統天下的唐朝這塊硬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