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在夜色中曲折迴環的隨水漂流,掛於舟首堅桅的“油燈”微微搖晃,燈下盤坐著一名身穿黑色束腰風衣,頭上綁著紅色髮帶的男子。
男子腿上橫放著一柄“長刀”,刀的款式頗似欲要展翅高飛的“鳳凰”,“白青黑赤黃”五色較為暗淡的繚繞著整柄刀。
咚咚,扁舟撞擊岸邊的礁石,打了個迴旋後卡在兩塊礁石中間,但並未造成什麼毀壞,將“五色鳳凰刀”往腰間一“貼”,刀就穩穩的懸於腰際。
不需要什麼佩飾,【兵器】已認主,象徵性的懸掛即可,但高度卻要適宜,契合自己戰鬥時的習慣。
趙君宗輕輕一躍就落在鋪滿沙石的岸邊,此處是“大晉帝國”南方“嶺京府”西部,“嶺京·河領郡”北郊的“天虞渡”。
這裡是趙君宗尋找的第十一個“天虞”,之前十個“天虞”都與餘瓜描述的不符合,而這裡究竟是不是,還需要多番探查。
不是沒有人嘗試啟用【聯邦大祭壇】中的某處,相關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卻是無法啟用,但冥冥中似乎有什麼在“呼應”,卻又因缺少某個環節,而無法完成“共鳴”。
如此也就有人推測,單是“世俗界”的“方位”不行,“太上諸界”必然有相對應的“方位”,唯有找到彼此呼應的“方位”,才能完成“祭壇”啟用,並進行“典禮”。
在【天闕】尚未“封號”時,無論如何尋找,都找不到對應的方位,直到【天闕】解除“封號”,【人間界】內部出現巨大變化,才有某方勢力找到相對應的方位。
表面的改變並不明顯,劇情、設定等等依舊,但新註冊賬號的【兵備使】們,卻能清晰感覺到【人間界】的變化。
在以前,【兵備使】需要【面板】、【譜牒】的切換,才能適應【人間界】的環境。
而如今無需切換,也無法切換,【兵備使】們沒有【面板】,但憑藉【譜牒】則能正常的活躍在【人間界】。
只是“危險”係數反而增加了許多,一旦被【玩家】們以“人海”戰術推死,【兵備使】就有機率真正死亡。
【玩家】們若是被【兵備使】擊殺,損失還是比較重的,熟練度會降、裝備會壞、境界會掉落。
但【兵備使】殺【玩家】是沒有任何收益的,反而會因此遭受【孽緣】的威脅,而【玩家】們殺【兵備使】,則沒有任何負擔。
相反,【玩家】們若是能幹掉【兵備使】,能獲得【塵玉、晶石】,乃至【天色地行】,特別是【天色地行】,能讓【玩家】的【塵緣】暗中增漲。
NPC的數量銳減,大量的商鋪都已經被“世俗”商販們代替,也就是成為俗稱的“網店”,【兵備使】則取代了大量的NPC“BOSS”。
倒也不會強制要求【兵備使】去當“BOSS”,但【兵備使】若想抵銷“靈囈”,就必然去當“BOSS”。
死肯定是不能死的,但又不能不“死”,“BOSS”不管如何強悍,最終都是會被【玩家】們推翻的,【兵備使】也因此“苦練”假死。
假死並不能安撫【玩家】,唯有大量的掉落才能安撫【玩家】,但掉落率太高,會引發【玩家】們熱情,所以,這掉落的物品、數量都是需要考究的。
然而,“威脅”不僅僅來自【玩家】,一些【兵備使】也會躲在【玩家】群中,趁機擊敗充當“BOSS”的【兵備使】。
相比掉落一些“凡物”裝備,被其他【兵備使】擊敗,損失可是很慘重的。
畢竟,不管有沒有上“榜”,【兵器】的本質就是戰爭,【兵備使】是【兵器】的延伸,也受這種本質驅使。
充當“BOSS”自然有好處,“靈囈”頻率降低不說,契合度也有所提升,還能“領悟”更多【兵器】傳輸的資訊。
有些【兵備使】索性領取一個“BOSS”名額,也就是固定成為某個“反派”,以此來獲取“契合度”的提升。
“契合度”自然也是有參照物的,那就是“緣鞘”,當“契合度”達到一定程度,就能進化為“緣鎧鞘”,擺脫“傀儡”境況。
“緣鞘”實則就是與兵器的融合進度,緣鎧鞘時,“靈囈”狀態就會大大緩解,甚至消除,除非【兵器】境界提升,超過【緣鎧鞘】。
“虛擬裝備”的價格節節攀升,這是【兵備使】充當“BOSS”必然。
畢竟,要讓【玩家】們滿載而歸,就需要掉落戰利品,而【兵備使】又不是真的NPC,只能自己搞來裝備。
但【兵備使】數量如此多,【線上商城】掛賣的裝備又有數,那該如何獲取高品質的裝備?就只能去找【人間兵器】。
【人間兵器】是從【太上紅塵】逃入【人間界】的【超凡兵器】,其等當時充當的角色,是【玩家】們晉升“帝境”的磨刀石。
其等實力都進行自我封印,否則,沒有哪個【玩家】能夠挑戰成功,從而晉升“帝境”的。
而如今的【人間兵器】,是指所有存在於【人間界】中的【超凡兵器】,並不再單指之前“逃入”【人間】的【兵器】。
如今的【人間界】已是擴張了不知幾倍,【五色紅塵】固然被驅逐淨化,但一些區域依然存在著【五色紅塵】,這些區域就不允許【玩家】們進入,只限【兵備使】進入。
【兵備使】們擊敗統稱的【人間兵器】,不僅自己能獲得到收益,也能獲得【天闕積分】,從而利用【積分】,向“系統”兌換“凡物裝備”。
可以說,【天闕】實現了【祂】的計劃,將人類【兵備使】納入掌控,驅使他們去挑戰【源意兵器】,讓【祂】的【龍譜】重新洗牌。
但這一點,顯然並沒有人知道,趙君宗現在都沒琢磨明白,他跟【天闕】的“雙贏”在哪裡,而他也不願去琢磨,矇頭尋找“天虞之山”。
“我叫盧西發,給面子的叫我發哥,不給面子的叫我西吧,你給不給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