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愣住,訣竅這種東西是他們能知道的?
謝宏見狀笑著搖搖頭自問自答道:“對齊斷端,打個洞,挖點骨,數個一二三四五。”
內固定手術的奧秘居然就如此簡單地呈現在了眾人眼前。
渾然如木匠師傅釘衣櫥,簡單易懂又迅速……
不過謝宏確實沒有開玩笑,這種工作性質也影響了骨科醫生的性格。他們往往是一個醫院最野、最大大咧咧的存在。
學生們已經竊竊私語起來,林陽有點意外,沒想到謝主任上手術時如此詼諧有趣,完全不像第一天見他時那樣難相處。
“林陽,說說微型鈦板的優點吧。”謝宏大概終於想起來他還要考核林陽。
“嗯……各大文獻報道的優點主要是微型鈦板易於塑形,體積小,固定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蝕性強。”
“在直視下進行堅固內固定術可達到準確復位及堅固固定,避免了傳統技術可能復位不準或術後可能再移位的弊端。”
林陽回答得很專業,是有文獻支援的結論。
“嗯,說得不錯。不過我們這也不算完全直視,還是有經驗性的盲探在裡面。有什麼辦法增加精度?”
謝宏又問出了一個近乎開放性的問題,很明顯的超綱,不是骨折專科的醫生能說出個大概來都已經算是厲害。
林陽陷入了思考,而後面的學生們也開始了討論。
“做CT三維重建,設計導板?”學生丙見多識廣,已經開始發散。
“做輔助切口擴大視野?”學生乙也發言道。
林陽輕輕點了點頭,順著這兩位同學的話往下說道:
“對,方法其實蠻多的。可以用計算機輔助設計,3D列印出導板輔助手術;也確實有眼瞼下或者耳屏前等等部位的輔助切口。”
“現在還有人嘗試內鏡輔助下進行骨折復位,還有C臂機或超聲引導的顴骨顴弓復位手術,這些都能增加手術精度,但各有利弊。”
規培同學和實習同學一開始還聽得懂,後來就搞不太明白了。
“什麼是C臂機?”學生甲不懂就問,悄摸摸地問道。
此時謝宏正在擰第三個螺釘,因此手術室很安靜,這個發問便清晰地傳入了他的耳朵裡。
“林陽,你告訴他們什麼是C臂機。”此時謝宏看林陽眼神裡的欣賞意味已經有些掩藏不住。
“就是C型臂X光機,用電離輻射技術在骨科手術中定位和診斷,缺點是醫生和病人都要吃輻射。”林陽此時似乎化身一個人形百科。
每天一個小時的文獻不是白讀的,這些東西可不是教科書上會有的內容,需要自己平時積累。
汪泉今年三十六歲,此時看林陽的眼神都不由得有些羨慕,自己年輕時候怎麼沒林陽這種求知慾和上進心呢……
還記得他年輕的時候,不是聯機打Wa
3,就是去看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看了幾千萬字,滿腦子都是鬥宗強者恐怖如斯,一點有用的知識都沒有……
手術室一時沉寂下來,眾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直到謝宏拿起骨科微動力系統——即骨科電鑽又開始繼續“嗡嗡”打洞,後面圍觀的學生才繼續竊竊私語起來。
“霧草,這哥們好牛,啥都懂,是博士生來規培嗎?”
“不是,你早上交班沒來?他是那個林陽,群裡討論得很兇的那個林陽!”
“張華那小子把他吹得那麼神,這樣一看似乎確實牛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