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空間世界,地球各國共同參與建設的火星一號基地內,一名懷抱頭盔的年輕男子突然大聲呼喊道:“華雷斯!我在這裡!”
見自己遲鈍的同事聽見了聲音卻還在人群中東張西望,勘探艇駕駛員尼古拉斯艾略特無奈地走上前來,向同事身邊正在的排隊領取裝備的人們道了聲借過後,他有些氣惱地拍了拍華雷斯的肩膀,示意對方跟上自己。
“馬賽華雷斯!我的天哪,看來長官說的沒錯,你們法國人的反應速度天生就比別人慢半拍!”
見跟在自己身後的同事眼神中還有些迷茫,艾略特抬手捂住額頭,故作失望地自言自語道:“真搞不懂為什麼上頭會讓你來當我的副駕駛,他們不知道我是一號基地裡最優秀的勘探艇駕駛員嗎?”
將手中記錄著詳細任務資訊的平板插進勘探艇外的資料介面,他瞥了一眼身旁那個支支吾吾不知該做些什麼的法國新兵,長嘆一聲後詢問起了對方為何要來火星基地,這個人類目前距離地球最遠,條件最為艱苦的前進基地。
在群星集團向全球各大國家聯盟分享了較為粗淺的亞光速技術後,除了經濟實力較為薄弱的非洲,南美洲以及澳洲聯盟外,其餘四個國家聯盟紛紛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太空探索機構並大力發展宇航技術,試圖打破籠罩在他們頭頂的群星體系,重新掌握話語權。
不過當北美聯盟和泛亞聯盟獨立建造的小型探索飛船緩緩駛離地球,先後來到群星集團在月球上為他們準備的落腳點時,兩大聯盟的宇航員望著窗外那座規模驚人的工業基地陷入了沉思。
“你們管這叫落腳點?!”
這便是兩大聯盟的領袖在得到有關資料後不約而同的驚呼。
他們本以為自家的科技實力就算暫時與群星集團存在差距,也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和資源人口優勢反超集團。再不濟,兩個曾各自掌握了小半個地球的超級大國還做不到與一家企業齊頭並進嗎?
直到他們看清那座體量不輸給地球上繁華都市的工業基地後,各國領袖才意識到他們和群星集團在科技領域的差距幾乎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當地球上的人類還在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爭搶得你死我活時,群星集團便已放眼宇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告了他們對月球的所有權。
藉助月球上儲量驚人的氦3資源,群星集團建立了一套覆蓋大半顆月球的微波供電系統,數十座以氦3為原料的核聚變發電廠時刻不停地為那些需要耗費大量電力的工廠以及自動化生產線輸送著無比充足的電力。
並且在那之後,數以千計的機器人往往剛下生產線,就立即被接入了微波供電系統,加入到它們的機械同僚身邊,開始在各個月球礦場以及工業基地內不分日夜的工作,為集團每天都在蓬勃發展的恐怖產能添磚加瓦。
根據星樞的統計,目前集團在月球上擁有十二座大型礦場,七座集精煉,加工,生產職能於一體的整合工業基地,兩百餘萬臺功能各異的Z1型機器人在上萬名集團員工的分配下各司其職,並且機器人的數量每天都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增加。
面對這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向來不肯吃虧的北美聯盟領袖還是硬著頭皮說了一通場面話,原話如下。
“月球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群星集團不應當獨佔其上的所有資源。而且集團在世界議會的代表也發表過類似的宣言,即便不給我們基礎礦物,你們也得開放一部分氦3的開採權給地球各國。”
面對這番令人忍不住為之發笑的謬論,楊天易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正如多年前,某國曾妄圖用一面旗幟佔領整個月球一樣,本集團在月球上的力量難道不比當年只是勉強登陸月球的區區幾人要強大得多嗎?如果你非要以全人類的名義來阻撓集團合理合法的發展,那我是否可以認為,北美聯盟自願放棄在世界議會的合法席位?”
被楊天易駁斥到不敢說話的北美聯盟領袖最後還是選擇了屈服,與世界議會中的其餘各國一同認可了集團在月球上享有的特權。
考慮到自己與集團在群星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他承諾當時機到來時,集團絕不會吝嗇區區一顆月球的礦產資源。只是現在大家的羽翼都不豐滿,能為探索艦隊提供一個安全的落腳點已經實屬不易,由此希望各國政府不要咄咄逼人。
看著投影中來來往往的運輸飛船,參與月球開發會議的各國領袖也只好皮笑肉不笑地拍起了手掌,對群星集團為他們從指縫中擠出的一點兒資源表示真誠的感謝。
但事實證明,楊天易不會真的任由集團獨吞整個極樂空間世界中太陽系的資源,畢竟地球各國目前只掌握了最粗淺的亞光速航行技術。
通俗易懂地說,地球各國是剛加入遊戲不久的新手玩家,太陽系就相當於是他們的新手村。而群星集團作為老玩家,不僅等級更高,實力也更強。
面對蜂擁而來的新玩家,集團可以成為屠戮新手的血腥屠夫,也可以擔當新手們的引路人,為尚不清楚遊戲規則且缺少各種資源的各國提供他們脫離新手期所需要的一切,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新手村的統一。
前者短期收益巨大,但後者才是長久之計。楊天易自認不缺時間,因此他並不介意在吃飽喝足的同時留下一些骨頭和湯水。
一顆完全開放的火星,就是他交給世界議會的答卷。
在集團運輸船隊的幫助下,各國只花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便在火星上建立了十餘個大小不一的前進基地。
不過除了各國共同投資的一號主基地外,其餘基地的規模都小得可憐,可以說除了起降勘探飛船和容納少量移民外沒有任何實際作用,更不用說開發火星上的資源了。
為了早日解決前進基地只進不出的問題,各國政府的智囊團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投入最多,見效也最明顯的便是組織勘探艇部隊,對火星上存在的各類資源進行系統科學的勘探,以備基地規模擴大後的開採。
簡言之,雖然各國依然沒能從火星上撈到什麼油水,但起碼他們看到了鍋裡還有什麼好菜。並且由於群星集團許諾絕不會干涉世界議會在火星上的發展,領袖們也十分放心地加大了對一號基地的投資。
不出意外的話,再過不到一個月,屬於各國而非群星集團的第一批移民就可以拎包入住一號基地中正在飛速成形的居民區。而作為對先驅者的獎勵,日後礦場的礦工以及基地需要的工作人員也將優先從移民中進行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