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五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

但要想以彼之道還治彼身,他哪有這個急智想出應急詞句?平日雖然有些詩句備用,但大都是風花雪月,怎麼會準備這種場合的。

沈同知憋了半天吐出一句:“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

李佑眼中的鄙棄神色一覽無餘,一個多餘的字都不屑於說,當頭又是一:“心得須憑自主張,紛紛百家說雌黃。盲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道短長。”這是罵沈同知有眼如盲,沒有真正主見,只會人云亦云。

沈同知本不是個伶牙俐齒的人,這時候被氣的啞口無言,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只得左顧右看欲尋幫忙助拳者。

登時場面上冷了下來,並沒有人替沈同知出頭,估計都是被李佑的肆無忌憚嚇住了。

座中除了王知府,大都是本月才到任的,雖然耳聞了李佑的名作,但沒親眼見識過李佑的詩詞本事和刁鑽刻薄。如今看李佑氣勢逼人,每一張嘴就出一詩,而且還貼切,生生直刺人心肺。

不約而同想道,號稱探花先生果然是真有歪才的,不然如何能在文風鼎盛的蘇州府獨樹一幟。本欲幫沈同知聲討李推官的,也紛紛閉嘴。

一來沒這個本事隨口成詩,一張嘴豈不先顯得比李推官低了一籌?比惡毒比猖狂自我掂量起來差的太遠。

二來李推官是本地名人,他的詩詞曲調在市井之間很流行。眼見沈同知已經被罵成這樣,要連自己也被罵進去流傳於街頭巷尾,丟了名聲那也太不值得了。

三來李推官的道理說到底並沒有錯。八股時文已經用了三百多年,到了如今確實成了虛頭八腦被寫濫的東西,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駁斥他多多少少有些心虛。

其實李佑和沈同知罵架的不對等之處還在於,李佑可以肆無忌憚抨擊沈同知會寫八股也沒用處,沈同知卻沒法說會寫詩不是才華。

不得不說,一力降十會,李佑又成功了。

看到友軍奪了主動,王知府也終於敢出面說話了,“春秋有風雅頌,戰國有離騷,漢有相如賦太史記,晉有二王書,唐有太白少陵詩,宋有東坡詞,皆絕唱也。今我煌煌大明承襲華夏道統,有何可比肩哉?請諸君告我。莫非只有八股時文可以傳給後人?”

連你也看不起麼,有千古奇書***詞話…李佑一邊想一邊打著見好就收的主意起身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下官告辭了”

眾人目送李佑昂出了廳堂大門,耳中又傳來他吟誦的詩句道:“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非清流。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居然還有更好的…堂中諸人一時面面相覷無語,李白斗酒詩百篇只是個傳說,現實中真能到類似的程度?幸好今天是沈同知不知深淺一頭撞了南牆,善哉善哉。

還是有人能治住李推官的…第二天按察分司便出申斥到府衙,以“妄議國制,辱罵同僚,有失官體”的理由,罰了李推官半年俸祿。

“你活該。”黃師爺吃酒時幸災樂禍對李佑道,“陳巡道也進士出身,乃生平最得意事。你胡亂罵了一通科舉,他能爽快就怪了。不罰你罰誰。”

其實明眼人都清楚,這表示此事到此為止、不必另行追究的意思。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