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鄭管事帶著人來著牛車來到了煤堆邊,一個老漢跟在他身後。
先安排好人把煤裝到牛車上,鄭管事領著老漢來到林徹跟前,“阿郎,這是咱莊上的劉炭工,在咱家十幾年了,燒出得木炭都是頂好的,就是沒燒過著石炭,想找阿郎討個方略。”
劉炭工身上還收拾得挺乾淨,就是眉毛頭髮有一些焦黃的感覺,應該是常年靠著炭窯造成的,年紀五十多,面色還比較康健,畢竟林家對下人的吃用還是很不錯的。
“阿郎,那個,那個石炭該咋個燒法,老漢沒,沒有燒過,您給老漢說說。”
劉炭工說話有點結巴,看起來就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不大會說話,這句話似乎都廢了好大勁,說完都鬆了一口氣。
“額,老丈,別緊張,說起來,我也沒燒過石炭,估計以前也沒人這樣燒過石炭,我是這樣想的,既然木頭燒成木炭後,木炭火力更旺,冒出的煙還少,燒完後留下的灰燼也更細膩純粹,那是不是因為制炭的時候把那些木頭裡的雜質什麼的除掉了呢?”
林徹只知道大概原理,前世其實也沒見過煉焦。
“好像是這麼回事吧。”
劉炭工雖然燒了幾十年的炭了,但是也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是按著祖祖輩輩傳下的法子埋頭燒,這會聽林徹一說,感覺自家小郎君說得應該沒錯。
“所以想試試把石炭也這樣燒製一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開始的時候咱按著燒木炭的法子慢慢試就是了,我不怕浪費錢糧,儘管大膽試。”
林徹說著看了劉炭工和鄭管事一眼,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聽明白,儘量用自己能想到的簡單語言來表達。
“阿郎,小人明白了,會放開了讓炭工試的。”
鄭管事立馬錶示服從林徹的指示。
“恩,我估計要比木炭花的時間要久,反正慢慢試,慢慢改,要是看出了不同的地方,後面可以建一個專門用來燒石炭的窯子,人手錢糧放心用。要是能成,參與的人都重賞,放心,我林家有的是錢。”
林徹最後還是要靠炫富來穩定人心,誰讓自家不會呢,那只有砸錢了。
“老漢明白了,就,就是多試試,成,老漢聽阿郎的。”
劉炭工心裡有點底了,起碼知道該怎麼開始了。
“老丈放心去做,那個,鄭管事,要是莊子上有懂別的窯的人,也讓著一起瞧著,不管是燒磚窯,瓷窯什麼窯的,都可以一起瞧瞧看看,一起合計嘛,出一個管用的主意,我就至少賞一貫錢,要是頂大用的,一百貫都給。”
林徹期待眾人智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便再次拿出重金利誘的法子了。
總得來說,第一次煉焦就是瞎試,到時候再看看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林徹畢竟知道原理,事後再好好想想,應該問題不大。
炭工嘴裡唸叨著林徹說的法子,最領著這隊裝煤的牛車回炭窯了。
林徹讓鄭管事找了一個單門獨院的地方,把親信的人都叫了進去,其餘人就在院門口候命。
林徹在裡面對小蟲吩咐了許久,小蟲拿著紙筆記下來,便和鄭管事出去搬運需要的材料了。
讓人在院子裡簡易的砌了三口灶,找來最大的鐵鍋架上,從院子裡的井裡打了水倒進去就燒了起來。
沒多久,小蟲和鄭管事領著三架裝得滿滿的牛車進來了,把東西都卸下,其他人就都出去了。
院子裡的人就剩下林徹,鈴娘,虎子,小蟲,寧藍,羅標,鄭管事,這幾個親信之人。
羅標看咱家郎君搞得和上次在縣城弄天雷的樣子很像,便到門口特別囑咐了一下幾個護衛看好別讓不相干的人窺視。
林徹讓身高力大的寧小七開始做苦力了,其餘人也紛紛領了任務。
寧小七拆開鹽包,把裡面的粗鹽倒進燒熱的水裡溶解,等不再溶解了就停住。
鈴娘站在幾個大簸箕邊,先是在簸箕上鋪一張細麻布,然後鋪上一層乾淨的細河沙,再細密的鋪一層幹稻草,接著又是河沙,再蓋上細布,弄得仔細平整。
虎子搬著弄好的大簸箕放到幾口大缸上面,開始把溶好的鹽水過濾進去。
那邊羅標把煅燒過的石灰水和草木灰水同樣過濾後混合在一起,然後倒進鹽水裡攪拌一陣,原本清澈的溶液開始渾濁了起來,接著鄭管事把剛磨好的豆漿水到了進去,再攪拌一陣,開始出現一些絮狀物凝成團了。
最後,再過濾兩道,便倒回了清洗過的大鍋熬製。
等開始結晶後,便慢慢用細布做的濾網打撈出了放到另一口陶鍋裡低溫烘乾。
看著鍋裡的水,沒什麼經驗的林徹謹慎的停下了打撈,讓它繼續在熬著,“小蟲,記著,這個時候的火候以後多試試,確定好撈出來的不會有苦味,眼下沒辦法那麼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