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1.深山幼虎 32.林徹開蒙了

景定五年,五月二十二,黃道吉日,諸事皆宜。

今天,是林徹開蒙的日子。

從西山回來,吃過早飯,林徹沐浴更衣,換上了一身細麻的青布長袍。

林府家塾,望著時辰剛好巳時,謝君直細心整理好自己的衣冠,便領著林徹步入禮聖堂。

這裡是祭祀孔子及其門徒的地方。大堂正中有先師孔子行教立像,上懸“萬世師表“匾額,像下有石龕、石香爐、石花瓶等,後壁書有“忠、孝、廉、節“四字。

殿中左右神龕有線雕“四聖“石像: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於、亞聖孟子,殿旁兩側神龕還有十二哲線雕小石像。

領著林徹三拜孔聖人像,謝君直為面對孔子像的林徹仔細整理身上的衣服,“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先正衣冠,而後學禮明智。”

而後,謝君直再直身恭立於前面向聖人,“徹哥兒,仔細聽令,跟著我做。”

“肅整衣冠,正心誠意,請扶手…高揖…為天地立心…拜…興。”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拜…興。”

“為萬萬世開太平…拜…興,禮成。”

一行人在換到明倫堂,堂中正擺著一把椅子,左側也擺了一把。謝君直坐上正中的椅子,林老太爺坐在側邊的椅子上。

充作司儀的家塾先生讓林徹站到堂下先正面謝君直。

“拜師啟智,破蒙授業,事師之猶事父也。蒙童林徹行拜師之禮。”

“躬身,一拜先生…興,二拜先生…興,三拜先生…興,禮畢,正身。”

再讓林徹轉向林老太爺。

“百善孝為先,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蒙童林徹拜謝祖父。”

“躬身,一拜尊長…興,二拜尊長…興,三拜尊長…興,禮畢,正身。”

再把林徹引領到一面牛皮大鼓前,遞給裹著紅綢的鼓槌。

“君子之志,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蒙童林徹,擊鼓明志。”

林徹掄起鼓槌,猛擊大鼓,鼓聲震動大堂,氣勢磅礴,傳出堂外,直入雲霄。

然後林徹回到謝君直身前,謝君直用毛筆蘸硃砂在林徹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從此耳聰目明,專心致志,當篤實好學。”

再把一張畫著謙卦圖案的竹籤放到林徹手中,“謙受益,滿招損,學海無涯,切勿驕傲自滿,需謙虛謹慎,尊師重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交有道之人,懷攬過之心,日積月累,必成大器!”

然後來到一個書案前,拿起一隻毛筆,為林徹示範講解握筆姿勢以及書寫方法。

最後讓林徹在紙上寫下一個字,“人”!

“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當有禮,有節,砥身礪行,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謝君直敦敦教誨。

儀式到這裡便結束了。

其餘人都出去了,剩下師生兩個,正式開始講第一課。

謝君直了解到林徹其實認得絕大多數的常用字了,便省卻了千字文,用論語作為開蒙第一課。

先帶著林徹讀了學而一篇,發覺林徹很快就能背誦,這時候謝君直已經習慣了林徹的聰慧,索性開始講解其中的意思。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的意思是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

就這樣講了半個多時辰,林徹很是無奈的經歷著傳統文化的再次洗禮,更恐怖的是,謝君直見他毛筆字寫的歪歪斜斜,毫無根骨靈氣,便佈下作業,臨帖學而篇十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