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1.深山幼虎 31.再臨古樟村

“君直,這酒也是慶兒最近才弄出來的,還專門讓人燒製了這種小杯,你在府上多留幾日,還有數種風味,可以慢慢品鑑,多少隨意,喝酒麼,講得就是一個隨心隨性。”

林老頭倒是酒到杯乾,三錢的小杯,正好一口。

“翁翁,伯父,慶兒回來了,我也餓了,你們喝著,我自吃飯哈。”

林徹進去就坐到自己案前大吃起來。

“世叔,徹哥兒怎滴吃得如此兇猛,這架勢,能吃得下一頭牛。”謝君直打趣著林徹的吃相。

林老太爺對於林徹越能吃高興,“之前可不是這樣的,一頓也就吃個數粒米幾根菜的,皮瘦得和猴子一樣,這不練了幾天武藝,我家莊上隔幾天就要摔死一頭牛,作孽哦。”

謝君直倒是個豁達的性子,對吃牛肉沒什麼特別的反對,反正林家牛多的是,也不全都是耕牛,摔死就摔死了。

“哈哈哈,很好很好,以後徹哥兒或許文武雙全也未可知呢,比吾這種手無縛雞之力書生要強。”

謝君直這些年在朝野沉浮,經歷過許多事情後,對人對事的看法見解,愈發的明晰起來。

如今勢若危卵的時局,朝堂之上的種種苟且偷安,甚至江南百姓的厭戰心態,都讓他憂心忡忡。

不由放下文人雅士的清高,士林清流的孤傲,開始操持起了一向被文官們所輕賤的武事,還因為軍餉錢糧之事而四處奔波求告。

有些時候,謝君直的內心裡,是真的恨不得自己有具強壯的身體,然後可以乾脆的親自上陣抗敵。

……

吃過飯後,林徹幾人安步當車的往古樟村走去,權當散步消食了。

那黃富貴早早的等在村口的大樟樹下面,見到林徹立馬迎了上去,然後帶著前往學堂工地。

“看來不用多久,娃子們就可以讀書了,先生我家也已經物色好了,算是萬事俱備了吧。”

林徹仔細看了一下,地基什麼早已經打好了,這會有幾間屋子都在架樑了,對這進度很是滿意。

“是啊,這一切都是託了郎君的福氣啊。”

黃富貴也是一臉歡喜,華夏民族一向都是以讀書為榮的,以後滿村的娃子都知書識禮,黃氏就是書香大族了,要是能考出幾個進士,那就徹底的烏鴉變鳳凰了。

古時候,因為生產力的底下,單人獨戶很難生存,因此必然需要抱團,而宗族血脈這便是天然的,無法改變的最佳紐帶。

所以往往便是一個宗族合力供養有資質的孩子去讀書,等到其中真的有幸出了一個進士,成了朝廷官員的話,那自然而然要在各方面回報自己的宗族。

這是無法避免的,也是人之常情,就連一代賢臣范仲淹也無法免俗,對於其實沒有什麼養育之恩的範氏家族,也是出資購買良田,成立範氏義莊,對範氏遠祖的後代子孫義贈口糧,並資助婚喪嫁娶等用度。

這種華夏傳統,有利有弊,好的地方,當然是穩定了社會基層,讓普通百姓有了互助互利的牢固組織體系,降低了生存難度。

壞的地方就是讓許多人心中,只有家,而沒有民族,沒有國,於是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為異族效力,攻擊本民族的漢人家族。

“對了,過幾天巡檢司會到四里八鄉招兵,這正副巡檢都是我府上出來的,招人的時候你多幫幫忙,總共五百員額,我估計大部分要從咱們鄉出,這事你有聽聞吧。”

林徹見蒙學之事進展順利,便順便提起了巡檢司招兵的事。

“在下有所耳聞,但不知道具體章程。”

黃富貴是一鄉里正,這縣裡的訊息還是知道不少的。

“這巡檢司的糧餉縣中出不了多少,大頭都是靠鄉紳父老自籌,說白了,現在能出這個錢糧的也就我家了,所以,我聽說到時候每個兵有三千錢的安家費,每月足餉一千錢,吃飯衣裳日用什麼的都是全包了,當這巡檢司的兵,只要去人就可以了。”

林徹把裡頭的內幕跟黃富貴透露了一些,反正以後都會知道的。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那就是咱們的自己的兵了。”

黃富貴聽這話,哪能不明白這巡檢司可以說是林家的私兵了,還有官府的牌子,趕著話把自己列到林徹一邊。

“大營會設在離這不遠的山腳邊,日後你讓鄉親們多種菜,多養雞鴨什麼的,巡檢司大量的收,別擔心賣不出去,大不了還有我林府包底,大膽種養。”

林徹當然得給附近的鄉民一點甜頭,換取以後他們的支援了。

“這巡檢司將來捉盜捕匪,保境安民,這不也是為著咱們麼,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一定竭力幫襯,絕無二話,說不得還是鄉中那些青頭小子一個好出路。林家郎君放心,招兵和種養之事在下會好好的出力的。”

黃富貴聽到還能能給鄉里的百姓們增加進項,更加沒有不支援的道理。

林徹又隨意溜達了一下,然後和黃狗兒這群娃子們在野地裡浪蕩了一會,便回去練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