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弓著身,在一旁幫著猜測,“太子可能會與三皇子有爭端這事,他們可能已經知道了。”
縣令呵了一聲,“屯糧可不就是為了以後做準備麼,就是不知道,是王家於家告訴他們的,還是太子了。”
前者和後者可不一樣,要是後者,那就有趣的故事了。
堂堂太子,竟然怕三皇子怕到如此地步,難道就沒有信心在皇帝駕崩前,弄掉三皇子麼。
縣令眯眼了一會兒,一副回過神來的樣子,“對了,那楊家村你可查到是什麼來歷了?”
師爺心裡苦,楊家村的來歷哪有那麼容易查,可他還是面上一喜,說道,“查到了一些,還請大人聽小的細細講來……”
縣令側耳聽完一抬眸,道,“你說,張大善人的小廝招了?他說張大善人去楊家村那天晚上,村裡大人正好都去祠堂了?”
師爺諂媚笑,“是,大晚上的,他們能有什麼事情?想來啊,定然不簡單。”
原來,師爺的人去調查楊家村,可惜一直都調查不出來,問附近村的人吧,不是說不知道的,就是嘴巴緊不肯透露的,即便他們的人許出大把銀子,就是得不到一絲一毫訊息。
師爺聽到手下毫無進展都著急了,想到縣令問起的時候要是說不出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於是乎就想起了張大善人的事情。
張大善人不能亂動,可是他身邊的小廝可以動啊。
得到師爺指示的手下們,趕緊就趁夜色把那小廝綁了。
還不等他們威逼利誘呢,小廝就膽小得自己招了,還把張大善人那天晚上到楊家村,楊家村很是詭異大晚上開會的事情說了。
這不,師爺就用這訊息應付縣令了。
縣令沉思,胖手指敲擊桌子,倒是問了另一個問題,“你說楊家村在祠堂開會的時候,十五歲的孩子都被留在了家裡?”
師爺回想了一刻,趕緊點頭,“是,孩子都沒有去祠堂。”
縣令陰險地笑了,抬眼看向外頭,“這就有意思了,談個事情還不想讓小孩子參與,怕小孩子不小心說出去。”
師爺聽縣令的話,倒是也想到了這詭異的一點。
縣令呷了一口茶,道,“結合楊家村戶籍登記資訊被火燒了的事情,這楊家村來歷怕是真的不簡單啊。”
這世間呢,隱世家族之所以隱世,原因不外有二。一種是不慕名利不想參與世俗紛爭的,這種是最令人膽寒與崇敬的,另一種呢就是遭了大難不得不隱世,隱姓埋名不讓人知道的。
楊家村在縣令看來,就是第二種。
為什麼,就憑楊家村在美容膏之前很貧窮,窮到飯都吃不飽,衣服都是補丁。
自願避世的隱世家族,哪會這麼落魄?
縣令直覺這楊家村一定是他更進一步的好機會,他開口,“三皇子和太子近來關係可不好啊。”
縣令手指轉動茶杯。
他想要幹什麼,師爺跟隨這麼多年了,哪能不知道,回,“您是想?”
縣令放下茶杯,看向師爺,“楊家村投靠了太子,太子用美容膏得了宮裡娘娘幫助,娘娘們在皇上耳邊說太子的好,三皇子近日來在皇上那啊,沒以前那般殊榮了。”
三皇子式微,對縣令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
縣令怕就怕站隊站錯了,可是站已經站了,再退出便是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