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姜尚表忠心,信王也是給足了姜尚面子,拉著姜尚的手,來到書桌前的座椅上,讓姜尚坐下以後,信王與姜尚細心開始討論登基之後的事宜。
天啟七年,十月十四號,重陽節。
整個京城張燈結綵,全城的百姓都帶著妻兒老小,全部上了街,每個街道上都是人山人海,街口都有錦衣衛把手,而皇宮之內,也是隆重無比,立了祭天祭臺,宣德門一路上也是掛滿了燈籠,直達金鑾殿門前的廣場之上。
魏忠賢身穿紅色衣氈,東廠與閹黨勢力的官員,皆是站在魏忠賢的身後,姜尚也在其中,看著對面的東林黨的官員。
以朝中閣老為首的東林黨,看著魏忠賢的模樣,全都面色難看,到了此時,他們也清楚了事情問題所在,他們支援信王上位,這魏忠賢竟然沒有反對,這差不多一個月來,更是毫無動作。
在看今日魏忠賢的樣子,已經明白恐怕信王也獲取了魏忠賢的支援,不然怎麼可能會出現這種事。
但此時,信王登基一事,已經再無變化可能,東林黨也不敢再說什麼,只能等後面再想辦法替換一個皇上了,他們既然能弄死先皇,那就也能弄死信王,對於他們來說,皇帝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時間流逝,日上三竿。
“宣百官。”
“宣百官……”
宮內太監的傳召聲,從宮內傳遞而來,讓宣德門門口的魏忠賢與東林黨之人,皆是神情一震,整理了下衣裳,皆是神情肅穆的朝著宮內走去。
姜尚跟著人群走動,看著宮內的景象,來了這個世界如此之久,姜尚還是頭一次進這皇宮之內,跟著眾人走在深牆之中,看著這一路過來看見的景象,讓姜尚也不得不感嘆,這個世界的皇宮真的富麗堂皇,雄偉無比。
一路來到金鑾殿門口的廣場之上,大臣們站定,魏忠賢與閣老則是朝著臺階之上而去,姜尚看著臺階頂上,他們來了以後才出現的信王。
不過是換了一身衣袍,卻讓信王渾身氣質大變,整個人神情肅穆,儀態端莊威嚴,面容之上,雖然年輕但是給人一種神聖的感覺。
“吉時已到,請陛下祭天。”
聽見司儀太監的話,朱由檢緩緩朝著祭天祭臺走去,在眾人的仰望之中,走上了那差不多兩三丈高的祭臺之上,接過司儀太監手中的祭天榜文,神情肅穆的開始宣讀。
“天啟七年,重陽大節,十月十四日,皇帝朱由檢致祭於黃帝軒轅曰:仰惟聖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功化之隆,永久無恙。予祗承天序,謹用祭告。惟神昭鑑,我邦家。尚饗!”
雖然這祭天榜文簡短無比,但是姜尚也是看出朱由檢,想要為大明再開一世太平盛世的決心,雖然心中動容,但是姜尚並沒有其他想法。
終究不是一路人,此時為信王朱由檢費心費力,也不過是為了任務而已,心中雖然感慨,但也就感慨而已。
朱由檢唸完榜文,接過又一道榜文,隨即開口。
“蒼天在上,今吾執掌社稷大寶,年號崇禎。”
隨著崇禎皇帝朱由檢唸完,銅鐘響起,祭祀銅鐘被司儀監太監敲響,一番繁瑣流程結束,崇禎皇帝朱由檢才領著百官朝著金鑾殿而去。
進了這金鑾殿,姜尚跟著魏忠賢等人站立而定,雖有規矩宦官不能上朝,但是此時的魏忠賢,得了崇禎皇帝的特需,堪比朝中閣老,自然也就沒了這一回事。
待崇禎皇帝朱由檢在龍椅之上坐好,帝臺之下的百官才全部拜了下去,口中更是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看著下面跪拜的百官,臉上笑容大盛,口中朗朗說到
“眾愛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