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區別,幾十個錦衣衛的供詞如出一轍,靖王顧懷派他們來查一下岷山衛的情況,以驗證岷山衛能否繼續鎮壓涼州平涼兩府。
說白了就是鬼扯。
放下供詞,楊公宜若有所思,看起來這批錦衣衛應該是提前串過供的,領頭的人應該在潛入之前就盤算好了被抓了要說什麼,而且錦衣衛們都記下了,面對刑罰還能忍得住...
這批錦衣衛素質還不錯,雖然不如真正打過仗的岷山衛斥候營,但多少有些諜子的樣子了。
而在他看來,這批錦衣衛被岷山衛斥候抓住是註定的,只是自己一開始沒有下令而已一批打仗的連一批拼湊起來的諜子都抓不住,還養你們做什麼?自己找根柱子撞死算了。
楊公宜一開始沒有準備吧錦衣衛抓起來,是因為對於一個相當於封疆大吏的總兵來說,少和勳貴官員打交道才是正確的,只要不犯錯,朝廷不會有理由動他。
手握重兵,駐守地方,楊公宜現在的權柄怎麼都要比一個閒散王爺大,雖說顧懷身上揹著朝廷的名義,但他也管不到自己。
可偏偏自己的兒子和顧懷結了怨,而且看顧懷的模樣,是要清算的意思。
一想到這個,楊公宜差點沒被逗笑,顧懷現在才多少歲?聽說還沒加冠是吧,自己在他這個年紀已經在南邊砍人了,而顧懷卻只會玩這種小家子氣的舉動。
沒錯,就是小家子氣。
在楊公宜看來,你顧懷要麼自己在長安經營,傍上些大腿,或者去魏皇面前哭訴,去上些眼藥,而自己就是動用京中的關係,和你顧懷玩玩,到最後大家和平收手,就此劃清界限。
或者是你顧懷膽子大些,直接帶兵把上次的仇報了,比如你這次帶的錦衣衛,直接衝擊岷山衛,想辦法把楊少虹一刀宰了,事後就看看你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可你顧懷什麼都不敢做,隊伍在原城停著,只派些錦衣衛過來查,能查出什麼東西先不說,就算你查到了我兒子為非作歹的證據,你又敢把我怎麼樣?
這不是小家子氣是什麼?
所以楊公宜一開始是真的沒打算搭理顧懷,你願意查就查好了,隨便你查,就算給你查到些什麼東西,你又敢把少虹怎麼樣?而且你註定要回長安覆命,自己只要把兒子在府裡關上些時日,等你一走,這事自然就過了。
可手下的斥候隊長居然動手把錦衣衛抓了起來,楊公宜知道之後才改變了想法。
抓就抓吧,正好他楊公宜也不是這種忍氣吞聲的性子,南征北戰這麼些年,要不是看你顧懷腦袋上還掛了個靖王名分,他楊公宜何必退這一步?如今既然撕破了臉,那就再霸道些,你顧懷自己上門來領人!
這不是奚落,也不是羞辱,只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表態:要麼認慫把人帶走,要麼灰溜溜的離開平涼,這批人我幫你宰了。
這是多年軍權在手養成的信心,可以讓楊公宜把一個王爺當成一個孩子看待。
收回思路,楊公宜又拿起了那封原城送過來的信,再次看了一遍。
寥寥幾句話,顧懷離開了原城,聲稱和自己有舊,已經在來岷山衛的路上了。
楊公宜的嘴角勾起一絲弧度:顧懷,騎虎難下的感覺怎麼樣?
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