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

互力科技派了一輛嶄新的商務車。黃立工上車,和司機客氣了兩句,就開始不停打電話和接電話。他不避諱同車的司機和許茜茜,也不打算收斂自己的嗓門,話語在錢和業務之間來回,風平浪靜與狂風暴雨也在轉瞬之間切換自如。許茜茜覺得好玩又好笑,吃早餐時還是一副沉穩鎮定的模樣,一到車上就日理萬機、張揚性情。她見過黃立工這番樣子,不是偽裝出來的,但此刻總透著一股誇張的勁頭。她忽然隱隱想起黃立工和她說過的一句話,任何一家公司,最不能忽視的人有兩種,一是司機,一是保潔。他們職位低微,但是能看到或聽到老闆的太多東西,能做長久的必有門道。她不知道,這話是劉斐帶著黃立工入行銷售時傳授給他的。

車往郊區開去,一個多小時才到。許茜茜點了點黃立工胳膊,黃立工抬頭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一個臨馬路的三層大商場,牆上刷著彩色廣告語:機器人自選超市。廣告語下面,列著不少品牌Lo。

“你們都進超市了。”許茜茜輕笑著說。

黃立工掃了一眼那堆品牌,大多是雜牌,搖了搖頭。

前面就是工業園區門口。一行醒目的鐵藝大字,高聳在廠房頂端:中國最大工業機器人供應基地。車進去,停在一棟大樓門口。幾分鐘後,廖志超走出門口來迎接。

“走,我們去看看車間。”他招呼著黃立工。走了兩步,廖志超指著那一排廠房屋頂的鐵藝大字,右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弧線,說,“我們要做中國最大工業機器人供應基地,這話不是吹的。你看,大大小小企業陸續入駐了。”

左側七排新廠房,每排都是一個大車間。右側則是長著草的一大塊空地,佔據了三分之二的面積,等待開發。挖掘機在挖著坑,拉起了新建廠房的架勢。

這是廖志超在當地拉起的一個大專案,被列為工業一類,智慧製造表率。

黃立工和廖志超在江城喝過一次茶,吃過一頓飯,一個同行朋友引薦的。大半年前,廖志超找到那位中間人,說想認識黃立工。黃立工記得這位體型肥碩,身高不到一米六五的中年人,說話口氣不小,張口閉口就是多少個億投資,做產業投資,說到高興處,像孩子般手舞足蹈,一頓飯下來,都是他雄心萬丈的工業機器人事業。

讓黃立工受用的是,廖志超年過不惑,並不因為黃立工比他小十來歲而有任何怠慢或說教,反是時而停下來謙虛地問:“我說的對不?”像是徵詢又像是自說自話,神情甚至有點可愛。黃立工難得地當了一次合格的傾聽者,對於廖志超的問話,不置可否,偶爾笑笑。以往此種場合此種問題,他最喜歡標新立異、獨抒己見,務必要發一通驚人之論,爭出個子醜寅卯來。廖志超當他是預設,這個年輕人太識趣了,於是愈加的談興勃發。

昨天黃立工給他電話,他馬上想起了那次飯局的愉快聊天。聽到黃立工說到睿立科技公司想融資,他滿口熱情,力邀黃立工過來看看,融資的事情好說。

黃立工仿似看到了雨夜中的一道閃電,照見前面的路。

都是一些組裝車間。房子挑空高,內部寬敞得可以搭建室內影視棚了。每一排房子就是一家公司,絕大多數名字、品牌,黃立工都沒聽說過。即使如此,每家牆上都在醒目的位置上刷著豪邁的口號,進進出出,抬頭即見。

“解放人類雙手,讓機器人替我們勞苦工作”

“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

廖志超站在這些標語下面,身子前傾,張開手掌又做一個半弧形,在空中揮舞一下,來一番更宏偉的口號式解讀。順極而流,看得出這是他愛做並做過上百遍的。黃立工卻注意到,透過玻璃和門隙,穿著各色制服的裝配工人忙忙碌碌,錘錘打打。他胃部一陣痙攣。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標語下,卻是用最不自動化的方式在創造自動化。他似乎一下子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模樣。

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公司或板塊,沒有前途。中國人幹事喜歡一窩蜂,發現哪兒賺錢就蜂擁而至,不管是否長久,撲上去再說,也不管這塊蛋糕是否適合自己。如此顯而易見的後果就是產能過剩。當年上大學時,老師在課堂上就痛心疾首地抨擊這個陋習,那時候蜂擁而上的電解鋁、鋼鐵、水泥,甚至包括汽車。老師抨擊後不久,電解鋁、鋼鐵和水泥等行業迎來國家限能嚴控。跟風投入巨資的,從小產能擴充到大產能的,都拿不到牌照和貸款,遭遇地方用地限制,關停並轉,一時欲哭無淚。當年的民營鋼鐵巨無霸鐵本出事,幾乎解體。那時黃立工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佩服老師的預測穩準狠,對老師所言的嚴重性,對系列嚴控產能事件所折射出的嚴峻,並無直觀感覺。此刻,身在其中,才感覺到那種讓人痙攣的壓力。風口,這個詞害死多少人,害死多少事。是的,在風口上,是豬都可以吹起來。在一開始的開始,或許是如此。但是,只要有豬真的開始追逐風口,就會有人搬出鼓風機,然後得意洋洋地拿著刀叉在下面等著一群群的豬從高空跌落下來。

回到廖志超辦公室,同樣很寬大,寬大到開個大pa

ty都沒問題。一個龐大的盆景,站立在茶几右側,假山流水,做得倒是似模似樣。許茜茜一進門就注意到了,認真端詳了幾眼,點了點頭,臉上露著微笑。廖志超收在眼裡,有些得意,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懂貨啊。他帶新客人進辦公室,等的就是這一刻。他可看不出許茜茜的微笑裡帶著體諒和會意,盆景還不錯,可惜環境是錯的。人類的擺設,從什物到盆景,從藝術品到園林,最重要的是和環境交融。有一次,她在泰特博物館,一個白鬍子老頭帶著學生看展上課,她聽到老頭說,我們不是用藝術品來裝飾房屋,而是用整個屋子來裝飾藝術品。她深以為然。

“等我們成為一家,你們入駐進來後,就把這個大盆景搬過去,慶祝你們的喬遷之喜。”廖志超說完自顧自地呵呵大笑。

入駐?許茜茜飛速瞟了黃立工一眼。

黃立工用帶著疑問的眼神看著廖志超。廖志超坐到茶藝桌邊,招呼黃立工坐在他身邊,接著嫻熟地泡茶,給三人都斟上茶,慢條斯理地說,“黃總昨天不是跟我談投資的事嗎?你們缺錢缺得緊,我知道。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做企業的,只要在發展,哪有不缺錢的?我華為的朋友說,他們也缺錢。萬科也缺錢。”黃立工輕鬆地擺擺手,“缺錢就說明在發展。”

廖志超嘿嘿笑,露出一口齙牙,拍了拍黃立工的大腿,“得了吧?!你們鯤鵬機器人這段時間搞大降價,都是幹這一行的,這賠本賺吆喝的買賣,不缺錢才怪。”

“哎呀,謝謝廖總對我們的關心。”黃立工悄悄地把腿往儘可能遠的遠端挪了挪,笑著說,“這是網際網路銷售策略,不是賺吆喝。

廖志超身子傾過來,低聲說,“嘿嘿,知道圈內怎麼稱呼你這小夥子嗎?”

“黃大炮。”許茜茜搶著回答,語氣裡特意帶著些自得。

黃立工嘴角浮笑,搖搖頭,做無奈狀。

“可沒這麼好聽。”廖志超說,“大家都叫他攪屎棍,把市場和價格攪渾,可是恨得咬牙切齒。

黃立工一愣,這倒是第一次聽說,笑著說:“咋沒見過廖總咬牙切齒?”

廖志超坐直,哈哈大笑,手指黃立工說,“我就喜歡你這樣!我也需要你這樣。別當大尾巴狼,機器人機器人,名字叫得好聽,不就是一堆鐵嘎拉組裝的嗎?李書福說的牛,別提轎車怎麼難怎麼高科技,不就是四個輪子兩排沙發嗎?機器人一樣,一個電腦加幾個機械臂嘛。兄弟你捅破了窗戶紙,喊出了皇帝的新裝啊。

說著,他忍不住又一番哈哈大笑,為自己精彩的比喻感到得意。

待他笑完,黃立工說,“廖總說得對,工業機器人要造出來不難,我們中國的製造業能造一切。但是,智慧製造,製造業轉型升級,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外行不懂,可以質疑,我們自己做這一行的,不可妄自菲薄。”

“那是那是。”廖志超聽黃立工話裡隱隱帶著否定,立刻剎住苗頭,轉換話題,“機器人就是替代人力,這種需求是永遠都客觀存在的。按長三角的勞動力狀況來看,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上升,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會越來越明顯,機器人替代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強烈。”

說到最後,他語氣透出強烈的信心,寬大的臉都顯得認真起來。黃立工不由有點佩服他的話語體系與狀態切換之快。

“機器人興起的關鍵邏輯是效率改造,透過機器替換重複的繁重的工作,讓人的工作向更高價值鏈條去轉移。解放人類雙手,嘿。”黃立工便也跟著正經地說道。廖志超會意地笑起來。黃立工接著說,“這本質還是一筆經濟賬。未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誰能夠首先推動規模化,誰就有機會透過規模降低成本……”

“黃老弟,你說到點上了!”廖志超激動地插話說。黃立工主動說出他最得意的東西,地位也就親切地上升到兄弟的高度。他睜大眼睛,環視著眼前兩位年輕人,拍了下桌子,“就是我在做的事。你們剛才都看到了,規模化是工業機器人的必走之路。我們要做中國工業機器人供應基地,最大的。”

黃立工苦笑,一時不知道怎麼和他說才好。許茜茜接過來,說,“廖總,我看您這兒規模是不小,不過牌子都不大,好像都是生產小機器人,四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