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2

“怎麼了?這裡發生過什麼特別的故事?!”馬曉濤看到黃立工忽然停下來,有些恍惚的模樣,饒有興致地問道。

“沒……就是個女生老在這裡堵著我,嚇得我有時候都要翻牆出學校。”黃立工笑了笑。他說的是劉斐,那時候名字還是劉桂花。

“後來呢?”

“沒有後來了。”

馬曉濤遺憾地搖了搖頭。

車子拐了一個大彎,停在一個陳舊的鐵門前。動力機總廠幾個毛體書法鐵藝大字站立在門頂,很有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上了年紀的看門人認得黃立工,開啟鏈子鎖,推開鐵門,目送著一群人魚貫而入。他一直站在門口,眼睛如何都不捨得離開,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廠裡許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滿地葳蕤,一條道通向正面遠處的辦公樓,一行白底紅字仍懸掛在通道中央的空中,“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回家”。左右兩條道則通向兩邊的廠房,水泥路面兩側是瘋長的野草和荊棘。有閒置的塔吊,高聳圓柱式鍋爐房,裸露外三根粗大的鏽管在空中交織,伸向廠房。一棟棟廠房,鋼架結構,挑空很高,裝置已被搬遷一空。牆上工友們用油漆潑上去的圖案依然在,一個拳頭砸在張貼上,誇張的手法提示著工廠的歷史。

站立其間,當年的喧囂和粗曠,歌聲繞梁的日子,已經遁去。熱風吹進來,拐進空蕩蕩的廠房,涼卻了下來。廠房外側,細鐵柱做成的圍牆,隔著一條馬路,是廠區宿舍,八層高的紅色磚瓦樓房,建於一九八〇年代。

黃立工默然無語,帶著馬曉濤轉了個遍。

馬曉濤摸著廠房牆壁,“經歷了這麼長時間,還這麼結實。”

黃立工笑笑,“那代人建設的工廠,沒人敢偷工減料,也沒人願意偷工減料。”

“你和劉工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

“是的。睿立科技有些骨幹,比如生產、質檢,他們都在這裡幹過。”

“有些精神是傳承下來的。”馬曉濤難得有些感慨的神情,問,“我聽你說過,這個廠子,當年佔據武山鎮機械製造的半壁江山?”

“是全縣的半壁江山。因為這個廠,建起了醫院、學校,還有菜市場,最鼎盛的時候,武山鎮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跟廠裡有關係。”

馬曉濤轉身過去,問手下們,“你們覺得呢?”

隨行的人還有人正拿著手機拍照呢,頓時七嘴八舌:

“這裡感覺不比北京798藝術園差啊,可以改造成一個小798呢。”

“我看改成工業題材電影拍攝基地更好,我們不也正好要涉足一下影視業嘛。”

“這個地方一進來,心都安靜了,真像個古戰場遺址。”

……

馬曉濤轉回頭,一臉慰然的笑意,“我明白你為什麼那麼堅持了……這裡才是你的故鄉。我們不能只幹暴發戶乾的事,對吧?那就這麼幹吧!”

黃立工莫名覺得鼻子有點酸酸的。他心裡暗想,決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他堂堂七尺男兒,第一次鼻子酸居然是因為另一個男人。

回到睿立科技會議室,氣氛就變了。那個咄咄逼人的富二代馬曉濤又回來了。

“黃總,你跟我說實話,產業園規劃招商能完成嗎?”馬曉濤問。

坐在馬曉濤對面的,除了黃立工,還有劉睿陽,許茜茜和生產總監鄧建陽。張文峰在江城有事,要晚些才能趕回來。

這種陣勢,顯示著這次會談的重要性。

“能。”黃立工反問,“咋了,沒信心?”

“有人提出質疑,產業園招商需要示範,需要龍頭。”馬曉濤意思很直白,共享工廠模式也好,還是吸引同行入駐也好,領頭羊必須在行業裡“過硬”。睿立科技能擔當得了龍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