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的一聲,黃立工睜開眼睛。他頂著沉重的腦袋,拉開窗簾,天已大亮。今天上班得晚了,怎麼睡了這麼久?嗯,喝多了。昨天就跟過山車一樣,本來就疲累,還喝了不少酒,難怪昏昏沉沉的。
他晃了晃腦袋,拿起手機。是條新資訊。他開啟,整個人頓時完全清醒。財務老楊發來的,很簡單的一個截圖,一串數字,3000多萬。
黃立工把圖片放大,死命盯著第一個數字,筆劃很清楚,沒錯,是3。
他馬上給老楊撥電話,老楊確認,確實是3000多萬。員工欠發的工資獎金、供貨商的欠款,還有其他必要的應付費用,全部清掉後,賬戶餘額就是3000多萬。他有點說不出話來,老楊安慰說,我們還有應收呢,過一段時間會回來一些,賬戶上還能漲點。
“付吧。”黃立工苦笑,忍著割肉的痛感,給出了指令。
在客廳轉著圈子,攥緊拳頭,頭皮一陣發麻。製造業燒的不是油,是錢啊。一股迫切湧上心頭,一週內搞定簽約儀式,趕緊把產業園張羅起來。未來要快點來。
簽約兼啟動儀式大張旗鼓,在動力機總廠舉辦。
馬曉濤原本打算在江城找家五星級酒店,體面排場。黃立工遊說他,既然要改造成工業博物館、工業旅遊景點,以後甚至還有工業電影拍攝基地的想象空間,不如在老廠搞,造造勢,還象徵著從傳統制造邁向智慧製造。馬曉濤一想也是,順手送黃立工一個人情吧。
自從停產關閉後,動力機總廠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門口搭了大臺子,背景板是未來機器人工業園區虛擬圖景,頂掛大紅條幅。武山小鎮傾巢而出,動力機總廠老職工們,退休的、買斷工齡自謀職業的,帶著家屬兒孫,能來都來了,盛況遠勝當初動力機總廠成立時。
臺上,黃立工、劉睿陽、馬曉濤和江城市領導一起參與剪綵。黃嚴扶著劉大橋的肩膀,兩人對視,眼眶都有點發紅。在同一片大地上,人生的路總是那麼相像。這些年輕人,就像他們當初一樣,努力抓住所有微弱的可能,或者考上大學,或者出外闖蕩,竭盡全力逃離小鎮,逃離機器轟鳴永不停歇的工廠。多少年後,一個轉身,重返小鎮,重返工廠,以創新者或者拯救者的身份。劉斐站在身旁,更多看著他倆,而不是臺上。
剪綵後,兩人被邀請上臺發言。黃嚴先上去,作為最後一任廠長,回憶五十多年工廠歷程,展望即將到來的新工業時代的挑戰。他時常對著幾百號職工講話,從來不帶重複,此刻嘴唇囁嚅,幾乎詞不達意。劉大橋充分吸取教訓,言簡意賅,“一個國家,有傳承才有進步。老工廠保留下來了,變成博物館,把中國老工業精神傳承下去;新工廠建起來,生產機器人,把新工業精神發揚起來,以後也會傳承下去。感謝你們這些有理想有幹勁的中國新工業人。”
臺下掌聲如雷,歡呼聲一片,有些頭髮蒼白的老職工甚至含著熱淚,仿似回到了中國老工業開天闢地時的榮光。
慶祝晚宴上,馬曉濤坐在黃立工旁邊,趁著酒興,摟著他,說,“你很不錯,以後是號人物,不過你沒有我快樂。”
“怎麼說?”
“你們揹著太多東西,太沉,而我,很簡單,只想賺錢。”
“這個……咳……來,喝酒喝酒,乾一杯!”黃立工不想談這個,跟馬曉濤幹了一杯,酒杯碰的脆響。
晚宴結束後,送走了市領導和合作夥伴,劉斐送哥哥、父親和黃嚴回家,黃立工驅車回公司。羅平志在等他。
到底什麼事情?黃立工邊上樓邊想。他向來喜歡“立速決”,創業公司嘛,沒那麼多繁文縟節,沒那麼多文山會海,碰到問題,就要立刻迅速決策。有時候,就是一個電話的事。一線員工掌握最真實的情況,就應該是快速反應部隊,只要有利公司,有利客戶,完全可以隨機應變,自行做主。拿不準或不敢做主的,打給主管領導,或者直接打給老闆,在電話中直接解決。開什麼會?!
畢業後短暫的職場經歷讓他很厭惡開會,現在也是如此。在他看來,開會的價值只在於搗鼓人心,而非解決問題。不過他也逐漸發現,羅平志這種職場老江湖其實是懂的,他們開會也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用來製造問題,塑定潛規則。
且看他要搞什麼問題吧。一進入樓道,就看到羅平志焦躁不安的身影在辦公室門口。這個傢伙,挑時機的能力倒是很強,專門找特別的時刻造事。
“就差一口氣了!”剛進辦公室,沒等坐定,羅平志大聲嚷道。
“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