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它貼牌生產增加的人力,生產線,還有原材料,這些成本都是我們自己承擔?”黃立工看著他們。鄧建陽點頭,當初協議沒有簽署這些承擔損失條款,是打算簽署三年後續簽時再加上。一直以來,還沒有發生過突然終止合作的情況。
黃立工有些惱怒,“法務怎麼起草的合同?”
劉富行和鄧建陽對視一眼,默然不語。當初推進開放戰略,合作方向和意圖是黃立工定調的,為了吸引更多的廠商合作,以及吸引他們入駐產業園,幾乎是全方位的條件寬鬆。要打板子,也是打在決策者黃立工自己身上。
“黃總,這事會不會和羅平志有關係?”鄧建陽說。如果是有人蓄意搞鬼,那麼寬鬆條款在法律上雖然有風險有漏洞,但現實中終究是可控可行的。“羅平志前腳剛走,金工衝壓就停止貼牌合作。當初金工衝壓又是他招商過來的,這會不會有什麼貓膩?”
“你們知道羅平志去哪兒了嗎?”
“具體哪家不清楚,不過他帶走的銷售中,有人發了朋友圈,看相片像是大秋褲,可能是去了蘇州。”劉富行說。
“金工的總部不就是在蘇州嗎?!”鄧建陽拍了下椅子的扶手。
“知道了。淡化處理這件事情,別搞出示範效應來。”黃立工說,心想得讓法務設法把這個漏洞給風平浪靜地補上。他看著兩人,如果沒有什麼補充的,這次談話結束。
“還有件事。”鄧建陽沒起身,說,“羅平志可能偷拍了我們的工藝圖紙。”
“一個破銷售,真他麼能整事!”黃立工重重拍了下桌子,“你們就幹看著他拍完帶走?吃乾飯的?!”
鄧建陽低頭看著桌面,憤然說,“這個傢伙是偷拍,很小心。有人偶然看到了,只是覺得怪怪的,也沒多想。這次羅平志在公司裡瞎搞胡鬧,那個員工覺得不對,就來跟我報告。”
黃立工的怒氣騰騰的上來,但是內心有個聲音告訴他,事情很不對勁。羅平志在辦公室和他談話的模樣,雖然抑制不住的得意洋洋,話鋒卻是冷靜銳利,簡直是予取予求。不,不,不是意氣衝動,是蓄謀已久。這四個字一進入腦裡,像一盆涼水澆過來,把黃立工的怒氣澆了回去。“能查出來嗎,他拍了多少?”
鄧建陽正在沉吟,劉富行提醒他,“有監控嗎?”
“對,有監控!”鄧建陽說,“我調出來,安排人去看。”
“和老張商量一下,讓他來安排。”
深夜,黃立工倒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疲憊,但毫無睡意。
基本上能確定羅平志和金工衝壓必有關聯。他不會相信兩樁蓄謀已久的事會碰巧發生在一起。而且,羅平志一個銷售,費盡心思去搞工藝圖紙幹什麼,顯然是給下家的投名狀。看來,即便拿到他偷拍的監控錄影,也沒什麼用,一是制裁不了他,二是金工衝壓比他有更多便利拿到圖紙。羅平志拍的那些也就是錦上添花。只是有點奇怪,他們屁股都不算乾淨,靜悄悄地偷,靜悄悄地走,悶頭掙自己的錢,不是更好?幹嘛這麼大張旗鼓的高調?
跳樑小醜。黃立工有些亢奮起來,他幾乎都能看到接下來金工會幹什麼了。後來的事實確實如他所料,金工衝壓更名為金工機器人,正式殺入焊接機器人賽道,並舉辦一場隆重的釋出會,宣佈鯤鵬機器人銷售大王羅平志率隊集體加盟,公佈未來三年發展規劃,最後丟擲成功融資的大訊息。一個雄心勃勃的開始。
黃立工冷笑,處心積慮這麼久,也就整出這點浪花來。金工玩的這一手,在眼前是掙了大便宜,省卻了大量的前期研發成本、試錯成本,蹭了睿立科技的技術能力加成,拿出第一代機器人。但是,三五年後呢?用什麼來出第二代,來持續競爭?只能等著被睿立科技滅掉。智慧製造業就是如此,沒有三五年的頻繁試錯,沒有大量實際應用場景磨練和資料餵養,別說創造新產品,連原有產品的進化都不可能。
唯一會讓他擔心的是,羅平志手裡有不少客戶資源,在一段時間內也許會造成下游的動盪。但這終究只是個戰術問題,不是戰略問題。
黃立工閉上了眼睛。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的。
第二天,盛華平很早就起床,在河灣裡游泳,頭仰在水面上,看著太陽一點點地浮出樹梢,照亮河道。
回到別墅裡,衝了個澡,吃完簡易的早餐,他開始撥電話。
最後一個電話。最後一擊。
黃立工起床就開始嘀咕,今天是陰天。沒有太陽。
天氣預報還說會有雨。
吃完早餐,驅車去單位,坐在辦公室裡,剛開始嘲笑自己疑神信鬼,接到了電話。
他馬上出辦公室,瘋狂開車奔向機場,路上讓行政給他買最早的機票。到了那邊,馬不停蹄殺向工業園區。
衝進辦公室時,他的樣子有點狼狽,甚至可以說是氣急敗壞。
“鄭總,你這唱的是哪一齣?”黃立工雙手按著桌面,眼神像刀一樣。
“坐下來說吧。”鄭衛東安坐著,一臉凝重,示意黃立工身旁有椅子。
黃立工不動,盯著他。
“電話裡說得很清楚了。我們也已經把正式書面通知發過去了。”
“你把供貨量砍成那樣,太不地道了吧?!合約精神在哪?”黃立工就差咆哮了,“你們就這麼和緊密戰略合作者合作的?”
鄭衛東伸手拿來旁邊的一疊檔案,是當初簽訂的合同,攤開來,推到黃立工面前,指著中間的一個條款,說:“黃總,說到合約,還是看一下合同。我們約定,北奧減速機成為睿立科技的主要供貨商,滿足睿立科技的需求,但是沒有約定數量和比例。”
黃立工把合同拿起來,盯著上面的字眼。他並不需要看,熟悉得很。上飛機前,他讓財務把合同拍下來,傳到手機上。飛機上所有的時間,他把合同看了很多遍,逐詞逐句,重要條款幾乎倒背如流,連錯別字都全部給挑出來了。
確實沒有約定數量和比例。當初在談戰略合作條件時,鄭衛東是承諾過優先滿足睿立科技的採購需求,黃立工也承諾了採購量。雙方都是口頭承諾,君子協定,沒有寫進正式的合同文字里。達成協議以後,鯤鵬機器人發展很迅猛,銷量大增,加上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裡貼牌代工的其他企業,黃立工超額兌現了他的承諾,而鄭衛東也很守信,按照核心客戶的待遇,準時足量供貨。合作順暢,幾乎沒有任何風波,黃立工也就忽略了這個問題,不曾想平地驚雷,小疏忽釀成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