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噁心的飲用水

想起師範畢業就被分配到那個偏僻遙遠的小漁村工作三年的時候,讓我依舊惡心的感覺到,那三年、那噁心的飲用水到底是如何讓我們在那裡熬過三年的?

那是一個除了城市以外,在廣大的鄉村沒有自來水的年代,家家戶戶平時的生活用水全靠一個大水缸。我所工作的這所小學校的廚房裡也有這麼一個很大很大的大水缸,我們的宿舍裡也有一個大水缸,水缸必須要大,否則因儲水不多而不夠一天用的。如此一個足夠大的水缸至少應該保證人們一天的生活用水,如果因為水缸太小,人們或許在一天內,要往返水井之間挑好幾次水。

水井和水缸就像是相距不遠的好兄弟,水井總會無私的提供自己的水給水缸儲水,而水缸也絕不會抱怨水井離它太遠而導致儲水不方便。有了水井,人們便不會在乎水井離水缸的遠近,只要有口水井,水井裡又有取之不竭的水,人們的生活才會有了希望。

我工作的這所小學的操場後面也有一口水井,當我們聽當地教師自豪的誇獎他們的這口水井的井水是如何的甘冽甜美時,我們真的慶幸有這樣一口好的水井竟然距離我們是這麼的近。可是,當我走過去檢視這口所謂的水井時,簡直讓我不敢相信,當地教師口中所讚不絕口的水井只能算是一個小泥坑,而且它確確實實就是一個小泥坑。

學校教室的後面是個操場,所謂的操場只不過是一塊不大的低窪的平地,其實準確的說這裡應該屬於河灘,我們的學校坐落在被人們用泥土墊高的河灘上,而操場則沒有用泥土墊高,所以,這個所謂的操場就是河灘,一個處於山腳下的河灘。

緊挨著操場邊就是這個不大的小山的山腳,在山腳下操場的東邊有個露天廁所,這是我們這所小學校的廁所。離廁所往西不到三十米處的操場邊,也就是山腳下有個當地教師所說的水井。這哪裡能被稱之為“水井”呀?這眼水井其實就是在山腳下有水的地方挖了一個小泥坑而已。不過,當地教師自豪的說,家家戶戶的小泥坑只有我們學校的這個小泥坑出水量最多,小泥坑裡的水也最甜。

這是通往大海的大河邊的一所依偎山腳而建的小學校,當地的住戶也都圍著山腳而建,山腳下是河灘,河灘地裡打出來的水是不能飲用的,因為河灘地打出來的水其實就是過濾了的海水,很鹹很澀,就是用來洗衣服都不行。當地的家家戶戶都會圍著山腳尋找一個屬於自己家裡自用的一眼小井,所謂的小水井,就是在山腳下有水的地方挖個小坑,讓不高的山、不多的泉水流到這個小泥坑裡面而已。

難怪當地人不願意把這個小泥坑挖大、挖深,因為變大變深的小泥坑是沒有足夠多的水來盛滿它的,如此這樣的小泥坑裡儲存的水往往只夠一兩戶人家使用。不過,當地教師自豪的說道,附近這麼多人家的小水井,只有我們學校的這眼小水井出水量最多,它能夠滿足學校裡面好幾戶住校老師家的生活所需,另外還能滿足我們這些來自外地的住校青年教師的平時生活所需。

我們有六名外地住校教師在此工作,學校專門花一個月三十元的工資聘請當地一位農婦替我們做一日三餐,但是大水缸裡的水則需要我們親自動手把它挑滿。上班第二天我們就排班輪流挑水,兩人一組,每天不僅要把廚房裡那口大水缸裡挑滿水,而且還要把宿舍裡那口稍小一點的水缸裡挑滿水。

不澇不旱的季節挑水最容易,我們只需拿著水舀挑著兩隻水桶到操場邊山腳下的這個小泥坑舀滿兩桶水,然後挑到廚房和宿舍即可。如果小泥坑裡的水量太少也沒關係,我們就會把兩隻水桶放在這裡然後去上課,等到下課的時候,我們再去接著舀水。一節課時間不夠,我們就等兩節課的時間;兩桶水不滿,我們就兩人抬著一桶水先回去。

最讓我感到噁心的是下雨天,特別是雷暴雨的大雨天,這個時候的雨水會漫過整個操場,直至把這眼稱之為“水井”的小泥坑淹沒其中,繼之離小泥坑不遠處的露天廁所的化糞池也被雨水徹底淹沒。抬眼望去,只見整個操場汪洋一片,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的廁所里人們的排洩物以及擦拭屁股的各式各樣的紙,見此情景,我們往往會嘔吐幾天吃不下飯。

這樣的雨天,小泥坑裡的水是沒法吃的。聰明的當地住校老師會在屋簷下放一口大水缸,屋簷綁一根一剖兩半的大毛竹,如此的設定就能夠讓瓦屋面的雨水幾乎都流進這口水缸裡,人們就這樣解決下雨天的吃水問題。當然,我們也跟著這些當地老師學會了這種收集雨水的方法,一旦雷陣雨突然來臨,我們立刻就會丟下教室裡的學生,直奔廚房和宿舍把大水缸從屋裡挪動出來放置在屋外的屋簷下收集雨水。

雨過天晴,漫過小泥坑和露天廁所的雨水漸漸退下去,這時,只見操場上散落著沒有隨雨水退下去的人的排洩物和各色紙張,只等著太陽出來,這些排洩物和紙張就會因為太陽的暴曬而漸漸變的乾脆。無須擔心這些散落在操場上的排洩物和紙張,雨過天晴,孩子們在操場上的嬉鬧又會讓操場顯得很是乾淨而幾乎看不到雨水褪去留下的痕跡。

儲存在水缸裡的水渾濁不堪,我們會按照當地教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在水缸裡撒一點明礬,以便讓這樣渾濁不堪的雨水早點變得清澈。雨過天晴,儲存在水缸裡的雨水無需多長時間就會被我們用完,此時我們會把這兩口水缸再次挪進屋裡,此時的我們也會再次拎著兩隻水桶拿著一根扁擔去操場邊的小泥坑裡挑水。

雨過天晴的小泥坑此時早已骯髒不堪,裡面漂浮著和操場上一樣的人的排洩物和各色紙張。生活需要我們繼續吃這個小泥坑裡的水,我們一邊開著玩笑,一邊嫌棄著閉上眼睛去清理這些汙物。往往是一個人拿著鏟子閉著眼睛清理,而另一個人則嫌棄的躲的遠遠的在那裡指揮,如此骯髒的小泥坑裡的水,竟然讓我們飲用了三年!現在想起來都感到非常噁心,但是,我們沒有其他的辦法,這是我們這所小學校唯一的一處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