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這樣的好字,他不擔心量少,反而非常擔心量太大了。
書畫界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很多時候都是創作者去世之後,他們的作品才珍貴起來——明星效應的那類除外。
並不是因為世人眼瞎。
也不是因為世人突然發現了這些書畫的好。
其實,都是利益。
大書畫商如何操作書畫作品?
很簡單也很複雜。
就比如一個叫錢宸的書法家,他有一百幅作品。
茗書閣直接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買過來,一萬塊錢一副,一共花了一百萬。
然後,在某一場拍賣會,錢宸的書法被人二萬買走。
評論家、鑑賞家對錢宸的書法進行點評,紛紛表示這是被世人低估的作品。
從此之後,錢宸就小有名氣了。
又一場拍賣會上,他的一副作品被賣出了五萬的價格。
十萬,二十萬……
這些買主大部分都是託,左手倒右手,虧損的僅僅只是報名費、手續費之類。
假設花了一百萬操作。
那茗書閣的總支出就是兩百萬。
錢宸的字畫被越炒越火,最後幾十萬一副都求而不得。
市場終於養成了。
茗書閣放出去三五副錢宸的字畫,第一年放貨就連本帶利的賺回來。
接下來,每年都有成百上千萬的利潤。
至於錢宸後面的作品,事先都有協議,他只能賣給茗書閣。
價格什麼都是商量好的。
如果茗書閣想要更穩固的保障,那他們在錢宸死後再操作就更加萬無一失了。
不用擔心死人再有作品,也不用擔心死人違約。
不管書畫商把這些東西的價值炒多高,都和錢宸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一切的前提都是錢宸的作品質量過關。
就像李冠奇手裡的這副,這書法造詣,絕對秒殺現存的大部分書法家。
不,可以自信點說,根本就沒幾個人能寫出這樣的好字。
“爸,怎麼了?”小李的聲音打斷了李冠奇的沉思。
李冠奇猶豫了一下,終於下定了決心:
“兒子,你明天找你同學,一個個的找,把你們班主任送出去的字都買回來,兩百塊錢一副,不超過五百都行。”
茗書閣已經窮途末路。
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好……好吧。”小李又端詳了幾遍這副字,終於意識到他帶回來的這副字不簡單了。
“可是爸,我們班有些人已經把字丟了。”
“能收多少收多少,順便幫我約一下你班主任,我請他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