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腦室——間腦區域手術之所以被劃分為最高等級的四級手術,記憶障礙是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丁銘宣稱能顯著減少癲癇,更能幾乎完全避免術後記憶障礙,怎能不令專家們激動。
詹姆斯也很激動,他不象路易斯那麼狹隘,相反,他渴望見到神經外科的進步。
“丁先生,您能上臺來具體講講嗎?”
“好的。”
記者們興奮的拍攝中,丁銘充滿自信地上臺:“各位老師,我這裡有一段手術錄影,採用的就是最新入路。”
“這個入路是不是像我說的那麼優越,一看就知道。”
他笑意盈盈地強調道:“這是我們江南市第一醫院剛做的一臺手術,病人尚未出院,各位老師隨時可以去檢查,看看術後效果。”
王磊越聽越不對勁,丁主任明顯是在搞事,而且話裡話外指向的,明明就是我上午剛做的那臺手術。
丁主任,他謙虛大度,不象是這種愛出風頭的人啊。
王磊似有所感地四下張望,果然看見了張院長得意洋洋的老臉。
我就知道,目的是宣傳一院。
張院長他老人家,真是老謀深算老奸巨猾啊。
我倒是沒意見,除了個別傻子,從張院長開始,整個一院都對我不錯。
但是,我馬上就要離開一院了,張院長不怕把戲演砸了?
王磊想了一會,不得要領。
算了,張院長比我精明,還用我瞎操心?
臺上的大螢幕上,出現了金阿姨的病情介紹。
12年的確診之路,撲朔迷離的病情,詭異的語言和動作,自殺的兇險,腫瘤突然出血增大造成的危機,讓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來。
“再複雜隱蔽的病情,也是有蛛絲馬跡的,關鍵在於找到它,確認它。”
丁銘面帶微笑地看了眼王磊:“我們一院人才濟濟,一位優秀的青年醫生抓住了那根隱蔽的線頭。”
丁主任,你不覺得這樣自吹自擂很尷尬嗎?
身為社交lowB症重度患者,明明是在誇自己,王磊卻莫名有種社死的感覺。
我是不是應該跑路了?
好在丁銘所謀者大,不急於推出王磊,話風一轉,回到病情:“診斷只是第一步,不能切除腫瘤的話,診斷再準確也沒用,病人還是會自殺、會死亡。”
“甚至不能全切的話,由於這個腫瘤的不穩定性,未來很可能會再次出血、增大,導致復發、腦溢血等嚴重後果。”
“那麼,全切的希望有多大?”
丁銘放出增強MRI影象:“很明顯,按照既往經驗,不容樂觀。”
看得懂MRI的臨床專家們紛紛點頭。
其他人雖然看不懂,但一看臨床專家們的反應,也就懂了。
“病人家屬也這樣問我們。”
“請看,這就是我們的回答、我們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