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學西漸

約翰解說道:“那是肝素。單獨使用造影劑,前臂會有燒灼感,王老師認為肝素+鹽水+造影劑,不但可以避免血栓形成,還可以避免這種燒灼感。”

啊這,區區燒灼感,我們都是讓病人忍著的。

這個王磊,專門在這麼小的細節上做文章,有意義嗎?

但深入思考的話,冠心病患者應該避免一切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燒灼感令人不適,必然會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

那麼,這裡減少一點耗氧,那裡再減少一點,積少成多,患者的心肌恢復必然更佳,圍術期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必將大為下降。

許多醫生暗暗點頭,記下了這個細節,也記住了重視細節的理念。

完成造影后,林思涵輕鬆透過肱動脈,絲毫沒有被迂曲和副肱動脈所困。

前面就是最後一個難點:鎖骨下動脈迂曲。

這是高血壓、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的血管變異,是PCI失敗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鎖骨下動脈比較粗大、堅韌,它的迂曲不但使得進管困難,還容易造成導管扭曲、血管痙攣,是醫生們最討厭的血管型別。

而且這位病人的迂曲特別嚴重,他上次心梗發作時,正好在全M心血管排名第一的蘭夫立克醫院,於是請了一位以PCI聞名的醫生,在付出血管損傷的代價後,也先後突破橈尺動脈環、肱動脈迂曲,接近了鎖骨下動脈。

但最終在這裡折戟沉沙,不但未能突破,反而導管被重度扭曲,差點退不出來。

除此之外,還引起了血管痙攣,最後被迫中止手術,緊急轉入外科,行冠脈搭橋術。

鎖骨下動脈短粗,上次注射的造影劑量較大,已經流過此處,清晰地顯影,林思涵看明白迂曲細節後,淡然吩咐:“親水塗層導絲。”

這種導絲的缺點很多,比如觸感反饋較差,容易進入假腔;再比如容易滑入分支……

但它的優點——能以較小的阻力透過迂曲血管,正適用於當下的情形。

撤換後,林思涵操縱著親水導絲緩緩前行,頭部進入鎖骨下動脈時,她用Y語對病人說道:“深呼吸。”

這是術前就跟病人交代好的,病人按住緊張情緒,做了一個深呼吸。

隨著大量氣體吸入,肺臟膨脹,胸廓擴張上移,鎖骨下動脈被推擠牽拉,原先嚴重的迂曲神奇地被改善了不少,雖未拉直,但已經不再是那種一看就無法透過的樣子。

會場內一下就炸了鍋。

“MYGOD!”

“OH我看見了什麼?!”

驚呼聲中,有人揉眼睛,有人情不自禁地站起,個個目瞪口呆。

呼吸能導致胸腹部一系列的物理改變,這是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對於在座醫生來說不值一提。

但正常呼吸是不足以影響到鎖骨下動脈的,慣性思維的束縛下,沒人往此處多想。

現在,林思涵僅僅是把正常呼吸改成深呼吸,就起到了之前無法想象的效果,讓眾人大受衝擊。

“很神奇是吧?僅僅是增加了氣體攝入量而已,但是卻導致了撫平迂曲的質變。”老約翰很滿意大夥的反應,笑眯眯地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