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章 治未病和佳話

滿屋的醫學生們就更不用說了,一臉懵。

不過他們不急,上次的示教早就在學校裡傳得紛紛揚揚,大家都知道了:一開始看不懂沒關係,看到最後,自然就懂了。

而且我們也不是為了掌握某項技術,而是學習其中思路,順便見識一下頂尖醫生的操作方式,以後輪到自己時,可以依葫蘆畫瓢,避免走彎路。

所謂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得世界頂級醫生之法的機會罕見,這才是這場學習的最大意義。

王磊開始進導絲,林思涵不再講解,所有人都默不作聲,認真地看著導絲前行。

抵達成角處的分支口,按照常規,此時應該各種小心試探,不停變換角度,努力將導絲頭送入分支口。

當然,到了110度角,就接近於兩根血管形成Y形,要從Y的一根分叉進到另一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王磊卻毫不停頓,將導絲越過分支,沿著原來的血管繼續前送。

整個反折段都越過分支口後,王磊把微導管往前輕推,進行二次塑形。

在之前,導絲前段反折後,就像天鵝頭頸緊緊依偎自己胸前一樣,形成平行的、緊靠一起的兩段。

當微導管推到反折處,兩段導絲便被推得分離開來,沒有微導管的那一段,被推著朝血管壁方向而去。

這時,許多人都靈機一動,想明白了其中門道,一個個興奮不已。

畫面中,王磊又將微導管後退,讓整個導絲前端形成光潔溜溜的倒V形。

隨即操縱著它往後退去,倒V形與血管的Y形完美對應,在抵達Y的分叉口時,王磊手腕微動,導絲的頭部便進入目標分支。

掌聲悄然響起,越來越大。

所謂說穿了不值一提,現在看起來,後退法似乎非常簡單,但創新的魅力就在於新,那一瞬間的衝擊力是如此之強,讓觀眾們深深為之折服。

完成這一步,按照常規,應該是操縱導絲繼續前行,直至穿透閉塞的靶血管,然後以這根導絲為依託,置入後續的導管、支架。

王磊卻停了下來,吩咐一聲,早有準備的助手立刻送入第二根導絲。

示教室內,學生們還在興奮鼓掌,醫生們的掌聲卻驟然停息,不明白王磊想幹什麼。

林思涵清冷的聲音響起:

“這是王老師獨創的雙導絲軌道技術,目的有二。”

“第一,降低導絲纏繞打結機率。”

“第二,增強導絲支撐力。”

丁金明差點又一次跳起來。

身為名聞遐邇的PCI大師,他當真是一點就透。

跟他一樣興奮的還有好幾位醫生,要不是怕影響示教,他們早就叫出了聲。

考慮到觀眾之中學生很多,林思涵詳細解釋:“由於導絲在這個角彎折過大,並且前方還有兩個50度左右的角,再加上閉塞段必然的強大阻力,導絲纏繞打結的機率很大。”

“同樣,由於導絲跟隨血管角度變化,將形成三個較大彎折,其支撐力大為下降。再加上克服閉塞段時所受的阻力,支撐力再次下降——上一次手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