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昕的名氣很大,但她管理的風投基金是中小型基金,大概2億美元到3億美元的總規模。基金規模決定了她的打法,她不可能廣撒網、同時佈局多個專案,而是看準幾個專案重點佈局、長期陪伴,直至高回報退出。”
“徐昕於1999年投資網易,2000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然後全球網際網路爆發泡沫危機,網易的股價從30美元跌到幾十美分。2003年網際網路回暖,網易的股價又漲回去了,到了2004年,徐昕在高位賣掉她所持有的全部網易股票,套現退出。”
“網易的市值暴漲,丁三石成為首富,徐昕賺得盆滿缽滿,創始人、風投商雙贏,皆大歡喜。”
“從網易的案子上可以看出,徐昕投給網易的不僅僅是錢,她調動一切她能調動的資源,助力網易做大做強,網易越值錢,她賺得越多。”
“風投商的最終目標是高回報套現退出,沒有一家風投商想要接管公司,除非迫不得已。”
“風投商接管公司也只是暫時的,接管公司是為了今後賣掉公司。”
“總的來說,徐昕對於所投資公司的創始團隊還算是比較友好的,她會全力支援創始團隊的合理計劃,雖說她或她的代理人也會在董事會佔據席位,卻不過多幹涉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
“聞久鳴,又是另一種風格了。”
“富達創投由幾位合夥人共同建立,聞久鳴是其中一位合夥人。據我瞭解,目前富達創投管理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屬於中大型VC。”
“富達創投每年投資30個以上的專案,有的專案投一兩百萬美元試試水,有的專案跟投第二輪、第三輪,投資額達幾千萬美元。”
“聞久鳴是個狠人,他看中的專案,他會不擇手段地拿下,如果創始人團隊與他產生了矛盾,他透過或明或暗的方式請創始人團隊出局,換一個新的團隊來管理公司。”
“有家成立於2002年年初的SP(移動通訊領域的內容服務商),叫作彩雲科技。2002年是SP快速發展的一年,彩雲科技發展得很快,營收、利潤等資料一路猛漲。2002年年底,聞久鳴投了200萬美元給彩雲科技。”
“2003年下半年,據說彩雲科技的創始人團隊在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上,未能與聞久鳴達成一致意見,2003年年底,聞久鳴‘客氣地’請三位創始人離開公司,從此時開始,彩雲科技與三位創始人再也沒有任何關係。2004年10月,彩雲科技被新浪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
“每家風投商、每位投資人的風格不一樣,選對了風投商、投資人,雙方互相成全,一起發財。一旦選錯了,創始人可能會被風投商玩死。”
諸如德勤、普華這樣的跨國諮詢公司,表面上為各家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本質上是情報販子。
雖然金陽不是風投界的直接從業者,但也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掌握了大量行業資訊。
“找投資人就跟找工作一樣,我們要大範圍投簡歷,參加過很多場面試之後,再接受價效比最高的一份offer。羅總,你一家家的談唄,直到找到最合適的一家風投商為止。”
羅寧跟金陽聊了一上午,他向金陽虛心請教風投界檯面上、檯面下的各種明規則、潛規則。
“老金,一起吃午飯,邊吃邊聊。”
二人下到樓下,步行去往附近的餐館。
找位置坐下,羅寧掏出他剛買的諾基亞7710,“喲,剛才有個電話沒接到,我們班輔導員打來的。”
羅寧打電話給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