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付費是最早的移動支付方式。
SP(內容服務商)向手機使用者提供內容,使用者花錢包月,通常是810元每月,購買相關簡訊內容服務套餐。
01年、02年那會兒,電信運營商(主要是中國移動)為了加快推動電信增值業務,與大量的SP開展合作。
那時的SP准入門檻極低,監管也不嚴格,使得許多SP瞎幾把搞。
106XXX這些號碼,其實是SP的號碼。
回覆1,可訂閱某某諮詢套餐。
使用者回覆1,每月扣除10元的手機話費。
使用者回覆任意一個阿拉伯數字,同樣扣10元。
有些心黑到極致的SP,使用了骯髒的技術。
只要使用者收到他們的簡訊,哪怕啥也不回覆,照樣扣錢。
這就是早期的電信詐騙。
除了強行扣費的詐騙手段,簡訊包月套餐亦充斥著許多不堪入目的內容。
使用者投訴持續升級,國家層面重拳出擊。
2004年5月,國家相關部門對SP的管理問題,專門釋出了《關於規範簡訊息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國移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極為嚴格的SP監管措施。
多家SP被封停運營資格,封停期限1年至2年不等。一些無牌經營或者透過掛靠、加盟方式參與經營的SP,直接被清除出局。
去年9月,搜胡的全部SP業務被中國移動封停一年,罰款數百萬元。
新浪、藤訊的部分SP業務,被中國移動封停一年,罰款100200萬元。
國家要求整改,再牛逼的企業也得老老實實地整改。
去年成立南瓜影片之前,羅寧曾動過心思,想要搞一搞SP。
但時機不合適。
SP野蠻生長、瘋狂搶錢的時代已經結束。
另一方面,做SP就是純純地搞錢。
很多使用者連SP是啥也不知道,使用者們收到了SP發來的增值服務內容,卻對SP品牌沒有任何認知。
使用者們投訴的不是SP,而是移動、聯通等運營商。
退訂也是去運營商的營業廳辦理,而非SP的辦公地點。
在大多數使用者們看來,電信增值服務是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SP又是什麼鬼?
不做品牌,只搞錢。
炒股、買比特幣就好了呀。
何必要做SP?
因此去年創業之際,SP在羅寧腦海中一閃而過,並未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