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四章 納貢派:我家公主英明神武!

以前遇到家中只有一個男丁的還能酌情考慮,這次下定決心必須吞下齊國,乾脆連這個“酌情”都沒有了。

他們徵的兵,就是有那麼一些人,是整個家庭的希望。

而魏國的情況,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將會如此慘烈,不少家庭送行的時候,都知道這一去可能就不再回來了,光是哭就哭暈了不少人。

哪怕是緊挨著建安城的滎陽,也是如此!

有時候賀啖都不敢想這場景,人心都是肉長的,若他不能跟士兵共情,就坐不到元帥的位置。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這一句,更是讓他鼻頭一酸。

現在魏國內部男丁稀缺,相當一部分壓力都落在了女人的身上。

但耕種向來都應該是男子出力更多一些,面對著歪歪扭扭的禾苗,誰又忍心責怪女人?

如今秋收時節,也同樣是靠女子。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哪一句,不是直戳魏國的要害?

就連賀啖這個軍中統領看到了,心頭都是一揪一揪的疼,更何況那些把家中頂樑柱送到軍中當大頭兵的那些家庭。

近些年,魏國打得太慘烈了。

用“古來白骨無人收”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賀啖攥著軍報,情緒已經壓抑到了極點。

這首詩,絕對不是齊國人寫的,因為齊國文人大多沒有卵蛋,更體會不到悲壯的情緒。

他們只記得魏國打齊國的時候超兇,根本不知道魏國內部有多慘烈,哪來的辦法對魏國的處境感同身受?

而在荒國,除了那位大荒文曲星以外,也沒有任何人有此文采。

這首詩,已經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魏國。

但凡認識幾個字的,都能讀懂這首詩的含義。

即便不認字,聽上幾句,也能輕易被帶入情緒當中。

軍報是皇帝親手寫的。

只寫了這首詩,並沒有寫魏國民間的反應。

但賀啖只看這首詩,就能預料到民間情況究竟如何。

荒國那邊建的避難所,攏共收了三十萬難民,後面又擴充了避難鎮的規模。

雖然聽起來很多,但相較於魏國的人口基數,只是九牛一毛。

影響勞動力的問題,已經被魏帝的一紙標準完美解決,凡是去避難鎮的,都是近乎毫無勞動能力,並且家裡沒有其他勞動力,一到冬天就容易餓死的那種人。

雖然會讓荒國的形象大大提升,但按理說短時間內對魏國勞動力的影響應該不會那麼大。

但……

人都是會比較的。

而且壞就壞在了比較上。

一家人,只有老人和幼童,自然符合避難的標準。

但就是有那麼一批家庭,有老人有幼童,又偏偏還有女人,便沒有資格去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