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鎮,中山國相袁紹。
第六鎮,汝南太守袁術。
第七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八鎮,南陽太守羊續。
第九鎮,東郡太守橋瑁。
第十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十鎮,濟北國相鮑信。
第十一鎮,河內太守王匡。
第十二鎮,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三鎮,遼東太守兼屬國長史公孫瓚。
第十四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五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六鎮,濟陰太守丁原。
第十七鎮,清河太守姚貢。
第十八鎮,河間國相曹操(人沒到)。
各鎮兵馬,或上萬,或數千,統籌來算,足足有十萬之多,陳留之外,營帳遍地,糧草輜重,堆積如山。
陳留城中,也愈加擁擠熱鬧,好似天下人,都來到了陳留一般。
如袁隗所想,袁紹不出意外被推舉為盟主,統籌討董事務,幸虧袁紹如今幕僚夠多,各軍陣又相互獨立,才沒有出現混亂的局面。
三月三日,既是歃血為盟日,也是誓師大會之日,這一日愈加接近,袁紹也愈加緊張。
“主公,汝南調撥之糧草,已到陳留。”陳琳說著,遞上一本冊子。
袁紹並未接過,只是回道:“糧草之事,交給公路即可,無需另報,另外,有孟德的訊息嗎?”
陳琳搖了搖頭,“沒有曹操的訊息,會不會因為曹嵩尚在雒陽,曹氏心生退卻?”
“孟德孝順,有這可能!”袁紹道。
“盟主,那曹字旗,若繼續立在營中,恐有傷盟軍士氣。”郭圖進言道。
“那便先撤了,等孟德到了,再立不遲。”
逢紀上前,“主公,雒陽急報,董卓已召回皇甫嵩,而且有訊息傳,馬騰韓遂已進入關中,正趕往雒陽。”
“可知多少人馬?”袁紹問。
逢紀搖了搖頭。
袁紹眉頭擰了擰,道了聲:“賊軍勢大!恐一時難勝,陳琳,再催一催曹操。”
日月如梭,三月三日,轉瞬即到。
袁紹領著眾軍鎮之首領,共聚歃血臺,鼓聲陣陣,號角隆隆,旌旗蔽空。
望著盟軍陣仗,袁紹心中澎湃,與眾首領以血抹面,誓為盟約。
袁紹高聲朗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集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至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天誅地滅!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至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天誅地滅!”眾人齊喊一遍,聲勢滔天。
袁紹高舉利劍,再度大喝:“我命!”
“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進兵汜水關,大軍剋日啟程,兵發雒陽!”
……
(PS: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