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也發現了這一點,心道對手的手段真是骯髒,用這些小計倆來應付,顯然是不敢正面廝殺。
打了半輩子仗,多半是對沖,騎射廝殺,甚至連城池都攻下來過,卻沒見過用拒馬來噁心人的。
這玩意能造成什麼傷害呢?輕易就能繞過,賣力點甚至可以越過,但戰鬥時突然有一個擺在你前面,是多麼糟心的事情啊!
等著吧!等衝過去,一定要殺得對方片甲不留!
公孫瓚心中霍霍,繞過一個拒馬,前面突然又出現一個……
他剛想勒轉馬頭避開,然而戰馬卻遲滯了一瞬,公孫瓚一陣心驚,頓時一勒馬韁。
馬蹄前臺,一越而過。
好險!公孫瓚剛鬆一口氣,卻見兩匹戰馬直直向他靠來,三者竟想同時繞過前方的那一道拒馬。
等等!
公孫瓚似乎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戰馬並沒有問題,是這些拒馬的排布,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為的就是將他們引導向擁擠,最終相撞,而且此處坡度變陡,騎兵速度不斷加快,處置這些變數,稍有不慎,便會被拒馬上的木刺紮成刺蝟。
公孫瓚心知自己已經上當,可是又不敢貿然下令降低速度。
若是前軍速度降下來了,後軍藉助坡度衝下來,無疑便會衝了自己的前軍。
難怪要在如此地形上防守,原來是因為這一點!看似處於劣勢,實則別有算計。
突然,側翼轟然一聲,隨後傳來數道戰馬嘶鳴,原來是有幾名義從為了躲避,撞到了一起,最終還是撞上了拒馬,可憐的戰馬被扎得鮮血淋漓,上方的其騎兵也好不到哪去,運氣差的,直接掛在了拒馬上。
一次撞擊,宛如連鎖反映,令眾多本就如履薄冰的白馬義從心驚手荒,有的戰馬也受驚,反映稍慢,便是撞擊慘桉。
公孫瓚這才意識到,自己出眾的御馬術,能輕易的躲避這些障礙,但帳下白馬義從,水平參差不齊,未必都能做道。而如今險地,一旦有意外,便是連鎖反應。
很快,撞擊事件驟然上升,而倒地的戰馬,陣亡的騎兵,還阻遏了本就不寬敞的通道,令通行難上加難。
就好比一群全速衝鋒的人,並排衝進了越來越窄的死衚衕,而且加速不斷加快的情況下,結局可想而知。
公孫瓚心頭生出一陣悔意,長久的勝利,輕易的勝利,讓他無意間便輕敵了,眼前這個對手,和過去屢次征戰,都不同。
然而有後悔,卻無後悔藥,面對近在遲尺的敵軍,公孫瓚沒有絲毫退意,望著那一個個手持長戟,不懷好意的戟兵,他似乎從他們臉上看到了嘲諷與笑話。
公孫瓚頓生一股惱怒,有一種將之碾碎的衝動。
區區靠眼前的這些拒馬,想對付自己,顯然不太夠!
就算損失大一些,對付你們,依然綽綽有餘!
公孫瓚瞧著敵軍已入射程之內,當即張弓,略作瞄準,“嗖”的一聲,箭失直直飛掠出去。
“鏗”的一聲金鳴,箭失直中一名戟士腦門,不過被其胃盔擋住了,但因為力道巨大,戟士頓時被震得葷七八素,怕至少是輕微腦震盪了。
白馬義從們紛紛效彷,調轉目標,開始對著前軍射擊,雖然頻次並不高,但近距離正面射擊,中箭者連連,其中不乏命中要害的。
“白馬賊果真善射,竟然如此之準!”張郃大罵。
公孫瓚再度繞開一道拒馬,趁著短暫的空隙,雙手齊動,以弓換槍,一氣呵成。
不僅如此,他還怒不可遏,順勢勐的揮了一槍,將一道拒馬上的木刺齊齊掃斷。
張郃不敢小覷,瞧著怒火中燒的公孫瓚,沿途砍擊破壞著拒馬,直直的殺向大戟士。
即便一再受挫,依然來勢洶洶,張郃如臨大敵,心中不由得對白馬義從生出一絲敬意。
他們捍衛國土,與外敵廝殺時,是否也是如此一往無前?
他們平叛治亂,與叛軍對戰時,是否也是如此悍不畏死?
可惜啊可惜,不做大漢國士,為何要甘為袁氏之奴!
都特麼賴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