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天下潮 第六十三章 劍弒廣庭(二)

定軍山位於太樓山北面,兩座大山間隔著一座廣靜城遙遙相望。

這一日定軍山中一位銀甲將軍手持長槍縱馬立於絕崖之上,遙望那太樓山。年輕將軍二十出頭的年紀,五官還未脫去少年的稚氣,眉宇間卻已有這中原軍中少見的殺伐之氣。在其身側有一位副將陪同,年輕將軍手握韁繩,在風急的高處足足佇立了半個時辰之久。

林思柳早在兩日前便領軍來到這定軍山中,此番南下交州疾行千里,林思柳僅領兵四千,當下除了調出的一千人馬之外,其餘三千兵馬盡數藏於定軍山中。

年輕銀甲將軍不善言辭,說話簡明扼要:“事情辦得怎樣?”

那位陪同在一旁的副將抱拳道:“趙副將昨日已經帶人前去那太樓山腳伐木取道,明日即還。”

年輕將軍沒再說話,只是靜靜看著那太樓山,目光敏銳地掃視過那山上各處。

半晌後林思柳突然問道:“太樓山上多少人馬?”

那位副將回道:“一萬二千人。”

說罷那位副將思索了片刻,又補充道:“為首的將領名叫黃角,先前是這交州濮常城的城牧。年前被南平王派兵鎮壓到這太樓山上。據說此人是那前朝大梁舊臣,極為殘暴,曾在棄城而逃之時下屠城之令,令人髮指。”

林思柳面不改色,一言不發轉身走向軍營。

路上那位副將猶豫了片刻後說道:“林將軍,末將有一事不明。”

林思柳側過臉,卻沒有說話。

那位副將繼續說道:“我們既然已經來到這廣靜城外,為何不進城接應晉王殿下,而是屯兵在這定軍山上,莫非是等著這黃角叛軍攻城不成?”

見林思柳沒有開口之意,這位副將神色略顯驚慌接著說道:“太樓山南面絕崖,三面臨城,東西兩面陵陽安陽兩城皆有馳援,重兵把守,想必黃角要想脫困唯有從這廣靜城突圍。廣靜城城中守軍不過兩千人,若是黃角執意攻城一日即可破城而入,將軍不得不早做打算啊。”

林思柳語氣波瀾不驚道:“殿下不會走的。”

那位年輕副將愣了一下,隨即又問道:“這是為何?”

“他如何走?”

林思柳望著遠方說道。

“他是廣靜城最後的依仗。”

……

這一日,瘦骨嶙峋的布衣儒生孤身一人走入太樓山中,手中握著那象徵大漢王朝八大藩王身份的九龍璧,在那叛軍營寨前朗聲道:“大漢晉王劉暉,攜廣靜城城牧趙生平親筆手書,前來請降!”

……

廣庭湖畔,萬眾矚目的廣庭問劍盛事在旌旗鑼鼓聲中悄然拉開序幕。在那湖畔的一座山丘上坐滿了交州各大門派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屑於與眾人同座的風凌閣閣主尋了湖畔一處極好的高丘,專門命人在那連夜搭起一座看臺,與那眾門派高手所在的山丘遙遙相望。紅衣慕軒放眼望去,目光掃過那可稱得上彙集了交州半壁江湖的湖畔盛景,目光戲謔。

偌大個交州江湖,卻也是無聊得緊吶。

南平王所在之處又是另起一座山頭,在其身邊是那交州第一大門派玉嵐山的宗主孫茂然以及大長老孫興樘,玉嵐山作為近些年來交州宗門裡的後起之秀,自然而然成為接過了這主管問劍一事大旗的執事門派,也就順理成章地自立一處,其門下弟子身著紫衣,鱗次櫛比地立於那高臺之下,在那之後便是南平王此番隨行而來的一千素王甲士,立於那比試場地之外,千人如一,氣勢恢宏。

三座看臺呈鼎足之勢將這比試場地包圍其中,幾方人馬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風凌閣閣主所在的這座看臺上卻是要清冷不少,除了南平王私底下吩咐隨行的幾位侍從和管理場內諸多事宜的玉嵐山弟子,真正坐在那看臺之上的不過那紅衣慕軒一人而已。

殷子安與白月兒二人在圈外的密林中隨意找了一處空地坐下,雖說這地方略顯寒磣,可畢竟 此處能同時見到南平王與紅衣慕軒兩方人馬所在的看臺,還能看見比試場地,殷子安也就將就坐著。

廣庭問劍的比試分天試與地試,以參與比試的武者是否入氣劃分,入氣者進天試,未入氣者進地試。通常地試者是為選拔交州武道根基夯實之人,故有一個比試者需未及冠的不成文的規矩。而天試就沒這麼多講究,在這天試之中往往會出現天賦卓絕的弱冠後生棒打花甲老師傅的滑稽場面,也就愈發引人注目。當下殷子安等人所在之處就是這天試的場地,比起地試所在之處足足寬出一倍有餘。

天試與地試的規則一般無二,皆是各門各派選出門內頂尖的弟子,在事先抽好籤後寫入花名冊中,比試當天便按照抽籤的結果兩兩捉對比試,勝者進入下一輪,直到決出實力最為強勁之人作為這一屆廣庭問劍的魁首。在這之中,作為執事宗門的玉嵐山有兩個免試名額,即可選門中兩位弟子免除前兩輪的選拔,直接從第三輪開始進行比試。

一番禮畢,廣庭問劍第一輪比試正式拉開帷幕,是由飛星門的李虎對陣一位此前毫無名氣的江湖遊俠。在雙方通報姓名之後,臺下頓時響起一片噓聲。

“這李虎不是飛星門的門主嗎,怎麼親自下場比試了?”白月兒看著手上那不知從哪摸來的寫有參與此番廣庭問劍比試的江湖人士的花名冊複本,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