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肯定也有柴榮的意思,李重進雖然做得過火,但朱秀相信柴榮不是那種狠辣無情之人,真的會置李重進於死地。
最起碼以目前二人的關係,還不至於走到決裂的地步。
這道旨意暫時安撫住李重進,過了幾日,宿州傳來訊息,李重進上表謝恩。
五月初,鄴都方面接連傳回重磅訊息。
一是逆臣王殷被部下所殺,首級獻於陛前,鄴都城不攻自破,天雄軍舉城歸降。
殺王殷之人,名叫樊愛能。
這個原本不起眼的人物,一下子成了鄴都平叛之戰最大功臣,郭威對他當面嘉獎,拔擢他擔任侍衛親軍都虞候,一躍成為禁軍大將。
樊愛能也是郭威舊部,親帳兵出身,一直跟隨在郭威和柴榮身邊。
以前名聲不顯,如今風頭一時無兩。
朝野都在傳,樊愛能其實是官家早就安排在鄴都,為的就是防備王殷謀逆。
郭威對此不置可否,更是讓朝野相信傳聞屬實。
鄴都叛亂兵不血刃平定,一系列封賞詔書令人眼花繚亂。
除掉樊愛能,還有幾人的名字一時間廣為人知。
原澶州鎮寧軍廂都指揮使何徽,升任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
武德司副使向訓,升任內客省使兼宣徽南院使。
向訓在征討慕容彥超時,就兼領兵馬立下戰功,這次平定王殷,有傳聞也是向訓率領武德司察子潛伏鄴都數月,配合樊愛能裡應外合除掉王殷。
以官階論,內客省使只是正四品銜,但這一職位通常作為武臣轉階升遷之備,帶有過度性質,非皇帝信賴又立下戰功者不能得。
宣徽南北兩院從職權看也多是文官範疇,其實也是作為武臣朝職。
向訓有了這兩個頭銜,說明已經進入國朝大將的預備行列,一旦有重要軍職缺額,他立馬就能補上。
或領藩鎮,或擔任禁軍大將,可謂前途無量。
向訓和樊愛能,就是平定王殷叛亂的最大功臣。
淮陽王、鄆州節度使符彥卿調任天雄軍節度使。
第二個重磅訊息,任命皇子榮為開封府尹,兼任功德使,進封晉王,命有司擇吉日備禮冊命。
五代以來,鮮有正式冊封太子,晉位王爵又兼領京城府尹,就成為定下儲君名位的關鍵一步。
朝野內外為之一震,所有人都知道,官家已經選定皇子榮嗣位,大周的後繼之君已有人選。
第三個重磅訊息是在數日後,沒有見著邸報,而是經由官員之口,奉晉王柴榮之命傳回開封,只在小範圍內為人所知。
官家在鄴都郊外狩獵時,不慎墜馬,臥床養傷,命晉王率軍護送天子御駕,即刻南返開封!
中書省衙堂之內,馮道、魏仁浦、範質、王仁鎬、張永德、朱秀等不到十位重臣入座議事。
按理說朱秀是沒資格參與中書議事的,不過晉王特地命他趕到滑州接駕,馮道考慮後還是把他叫來。
見馮道等人臉色難看,魏仁浦更是憂心忡忡,朱秀湊近張永德低聲道:“可是官家墜馬一事有變故?”
張永德苦嘆道:“你猜對了,晉王派人傳來密信,說是官家墜馬傷情嚴重,牽引舊傷發作,已然不能下地!”
朱秀勐吃一驚,難怪墜馬事件發生不久,柴榮就率領兵馬匆匆啟程南返。
看樣子,官家這次墜馬傷得不輕。
張永德低嘆道:“天子安危事關江山社稷,此事不能見諸朝堂,只能私下裡傳密旨,讓心腹朝臣知道,就連親征大軍也沒幾人知曉。
都以為官家只是傷到筋骨,需要臥床調養。
其實,官家傷勢沉重,舊疾發作,甚至....有性命之憂!”
朱秀渾身一凜,如果官家在半路上有意外,勢必引起風波。
最要命的是皇帝和晉王都不在開封,京城無人掌理,難免節外生枝。
“官家傷情不妙,晉王也不敢倉促疾行,路途顛簸,萬一再生意外怎麼得了!召你前往滑州迎駕,估計有重要任務交給你,做好準備。”張永德語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