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議趙韙先救朐忍。
趙韙道:“沈彌乃腹心之患,蔡瑁不過肢體之創。先破沈彌,方為上計。”遂不救朐忍。
江州到江陽,三百餘里。雖是逆流,但船帆張開,藉助風力,還是用了不到十日,就逼近江陽。
甘寧見趙韙從後方趕來,心中一沉。他原來擔心趙韙走湔(jiān)水,經資中、漢安,救援江陽。現在趙韙自下游出現,說明江州有失,形勢更是壞得無以復加。
甘寧原來留沈彌攔阻趙韙、自己抹身東走的打算全落了空,江邊準備好的那些船隻,又如何能衝破遮蓋江面的趙韙大軍?
向東是趙韙,此路不通;向西是成都,中間還隔著僰(bó)道、南安、武陽、廣都四城,自投羅網;向南是茫茫群山,崎嶇難行;往北則是湔水,前途未卜。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甘寧眼神一凝,決心已定,立即將麾下首領召集入帳中,將自己打算說了出來。
麾下大都是“錦帆賊”骨幹,跟隨甘寧縱橫蜀地數年,對他無比信任,皆道:“唯將軍之命是從!”
甘寧也不辭別沈彌、婁發,立即行動。
沈彌先聽了斥候報告趙韙大軍從後方趕來,如三九天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對鄭度的怒火熄了大半,渾身因為恐懼而一陣顫慄。正彷徨無計,忽又聽得甘寧帶兵脫離大營,乘船入湔水,向北而去。
沈彌又驚又怒,忙派人把婁發請來,向他問計。
婁發向沈彌怒道:“曏者我與興霸皆言當割據巴郡,汝不肯聽,如今陷入死地,何必又來問我?”
沈彌道:“此一時彼一時,直搗敵巢亦是上計。今趙韙雖來,觀其兵不過兩萬,與我軍兵力相當,又有何懼?甘寧號稱勇武,卻畏敵如鼠,真是名不副實,讓人鄙棄!”
婁發還在苦苦思索甘寧為何不經戰鬥就脫身而走,喃喃道:“興霸非懦者,其徑自引去,必有隱情。是何緣由?”
兩人遷延片刻,趙韙已直逼沈彌在江北紮下的大營。
沈彌、婁發二人登上高臺觀察敵情,沈彌詫異道:“趙韙直接登陸,不怕我等居高臨下攻擊麼?”
婁發也相當詫異,想不通趙韙為何如此魯莽。
前線沈軍在沈叢率領下,在江岸上布開陣勢,嚴陣以待。
沈叢見趙韙軍莽撞地登陸,冷笑一聲:“棄船登陸,隊形蝟集,難以展開,兵力再多又能如何?我兵雖三千,足以拒其數萬大軍!”
趙韙軍第一波士兵在船隻靠岸後,開始登陸。
沈叢正要下令擊鼓出戰,突見前鋒一陣騷亂,正自驚疑,前線急派人向他報告。
報信士兵面無人色,結結巴巴地道:“校尉,大事不妙!那趙韙號稱已破江州,我等家屬盡為俘虜!他們靠近岸邊的大船上還帶了不少人質,正在放聲喊話,讓我等棄械投降。”
沈叢大駭,疾步向前線奔去。來到江岸,果見趙韙士兵正在放聲宣揚他們攻破江州之事,要求士兵棄暗投明,立即擒殺沈彌,否則閤家誅殺。
船上還傳來一聲聲淒厲呼喊:“墊江杜三郎,我是汝父,前將軍寬宏,我兒速速反正!”
“平陽裡錢豐,兒女在家,妾在此,汝在何處?”
“北城謝豹可在?”
沈軍陣勢大亂,無數士兵從後面擠到前面,大聲叫喊,看自己家人是否在船上。
趙韙滿意地點點頭,東州兵精銳迅速下船,排成錐形陣,向沈軍大營殺來,口中高呼:“投降者不殺,反抗者族誅!”
沈兵如波浪中分,不敢也無心反抗。
年未二十歲的吳班衝在最先,猛虎般殺入沈彌大營。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