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五章 運籌帷幄操勝算

荀攸展開地圖,先為劉備分析形勢:“袁紹雖據河北,然窮兵黷武,不事生產,百姓飢餒,經濟凋敝,此非有遠略也;

劉表跨蹈漢南,戶口百萬,國富民強,然多重文治,少思進取,此終將為人所擒;

至於袁術、韓遂、劉璋之徒,目光短淺,志大才疏,亦非劉公之敵也。

觀劉公所行,唯忌曹操。

曹操文武兼資,明於世事,長於軍略,實劉公之大敵。

然劉公如今控扼弘農,曹操身處袁紹與劉公夾擊之下,即便能得河東,也無能久據。

劉公無需操之過急,當鎮之以靜。

可遣大將徵河東,身自鎮彭城,無須親身涉險。”

劉備擺手道:“曹操,吾儕也,非等閒大將可敵者。

不行雷霆一擊,打虎不死,後患無窮。”

劉備徵劉寵、呂布,帳下文武一致支援。

但他要親自帶兵入河東征曹操,遭到不少文官反對。反對最激烈者乃是張昭。

張昭認為劉備應該坐鎮彭城,或者梁國,派大將討伐曹操即可,不必白龍魚服。

劉備敬重張昭,對其諫言多有采納,但北伐河東之事,卻堅持己見。

任何人都不會覺得佔據貧瘠幷州的曹操能有什麼奪天下的機會,除了劉備。

劉備很篤定,如果放任曹操發展,不出三年,他必然可以吞併關中,進窺隴右,虎視漢中,東阻華山、黃河,勢成強秦,把天下形勢化為東西魏、南北朝。

荀攸分析完局勢,見劉備對自己勸諫不為所動,便正式進入正題,道:

“派田豫舍蒲坂北上,先據皮氏,東向攻臨汾,截斷曹操北遁之路;

同時與袁紹議和,請袁紹派兵取上黨,堵住曹操東逃之路。

此上策也。”

劉備有些氣悶。

以前聽到謀士言上中下三策,主帥總是選擇下策,讓人扼腕。

沒想到自己遇到上策,也很難抉擇。

開口道:“上黨乃幷州之脊,若放袁紹入幷州,則太行之險變成兩家共有。

若我軍再攻魏郡,則為上黨所阻。

除非北走井陘,先攻常山。

此路懸遠,大為不便。

請君再言中策。”

荀攸道:“派魯肅、呂虔、趙雲五軍北入河內,與麴義共抗袁紹;

說服麴義,令其取上黨,與我軍共分幷州。

有麴義牽制袁紹,屆時我軍可從東郡渡河,直攻魏郡,北伐袁紹。

此中策也。”

中策有利有弊,且不一定能夠實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