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城中士民勿驚,一心守城,末將保此城無虞。”
第五巡見鍾繇、沐並兩人定調後,無人敢出聲,不得已出言道:
“孫策年紀雖輕,破廬江、取丹陽、敗文聘,威震荊揚,得其父真傳,有名將之姿,不可小覷。
其兵既雄,其將亦猛。程普宋謙韓當黃蓋之流,皆孫堅舊部,勇武過人。
鍾、沐二君雖言我軍可集萬眾,然無名將,如何對敵?須當三思。”
禮司從事陳忠等也附從第五巡觀點:“彭城無險可守,周圍不過丘陵而已,若敵人自北方來,尚有汳水、泗水,如今敵人自南方來,只有區區睢水,如何能擋?”
農司從事氾鹹研發曲轅犁有功,種地在行,對兵事一竅不通,聽了形勢危急,也跟著起鬨:“青州有泰山之險,不如移治臨甾?堅壁清野,以待敵弊。”
彭城相謝尋也在座,他也是個文臣,雖然忠直,卻不懂兵事,也嘆息道:“彭城四通八達,處通衢大道,卻無險可守,據守不易。”
坐鎮彭城的以文臣居多,皆懼孫策大兵威逼,建議移治。
右長史華歆心中矛盾,理智告訴他應該堅守,但孫策兵鋒實在太過鋒銳,聽說一戰而殺鮑興,斬上千人,又屠符離、蘄縣,殺氣沖天。華歆實在難以接受彭城被破的後果。
劉備之妻甘夫人、獨子劉寄奴,田豫之母,關羽妻、子,諸將家眷,皆在彭城。若為孫策所得,劉備遠在河東的大軍恐怕將一朝潰散矣。
若能攜帶諸將家眷安然退至臨甾,會否是上策呢?
反對移治的只有沐並、鍾繇、陳群、孟建、崔琰、毛玠等寥寥數人,大多數人都贊同移治。
張昭也贊同移治。
在華歆不表態的情況下,移治似乎已成定局。
張昭遂不顧鍾繇等強烈反對,前往大司馬府請甘夫人收拾行裝。最最重要的是必須保護好劉備之子劉寄奴。
甘夫人接見張昭,聽了孫策進兵至睢水,距離彭城僅有百里,也嚇了一跳,震驚道:“前方許多將士,州縣無數,怎會放敵賊如此深入?”
張昭解釋劉備抽調兵力北征,南部空虛之事。
甘夫人道:“我婦人,不懂兵事,然劉公常言,首腦不可輕動,免得動搖人心。君等可曾思量此事?”
張昭答道:“兩害相權,取其輕者”
甘夫人又問華歆:“若遷往青州,毗鄰袁紹,萬一袁紹來攻,又避往何處?”
華歆不能答。
甘夫人問沐並:“彭城可守否?”
沐並叩首道:“並願以死保之,彭城可守!”
張昭道:“若彭城萬一有失,沐君即使一死,又有何益?”
沐並怒道:“我親提兵迎擊孫策於睢水,若我死,君等再遷都不遲!”
張昭不為所動:“沐君固然一片忠心,但形勢如此,非大言即能挽回。若君敗死,孫策進兵如火,我等安能走脫?”
張昭不懼死,但不願意死得毫無價值,更不願意甘夫人和劉寄奴有任何閃失。
沐並大怒,伸手按住刀柄。
這時簾內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彭城宛如都城,臨戰遷都,四方人心如何?
彭城之南諸郡縣又會如何想?
何謂無名將?即使在此城中,亦有猛將在。”
話音剛落,人報沛相荀衍提兵三千至於城西,下邳相糜竺提兵兩千至於城東,梁相張超亦派兵一千來援。
片刻後,荀衍馳入大司馬府,拜見甘夫人,叫道:“敢言棄彭城者,可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