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抓住高順雙手,用力搖晃。
去年劉備與呂布聯合攻曹操於鄄城時,牽招與高順就看對了眼,惺惺相惜。
當時劉備聽說關羽與張遼性情相投,牽招與高順一見如故,問高權是否確有此事。
高權回答關羽是河東人,張遼是雁門人,兩者隔著太原,州里不遠,鄉音相聞,兩人皆勇武,英雄惜英雄,故此投契;而牽招與高順皆寡言少語,不善交際,而能成為至交,煞是可怪。
劉備認為:“子經秉義壯烈,治軍嚴謹,高仲達忠直清白,部伍嚴整,兩人固有相似之處。相交正所宜也。”
鄄城一別後,呂、劉關係時好時壞,兩人半年未見。
去年底呂布歸降,高順跟隨劉備進駐弘農時,牽招自潼關前來拜見劉備,兩人匆匆見了一面,都來不及寒暄,牽招便又回潼關。
徵虜、撼山、厲鋒,三軍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直面文丑逄紀三萬多兵,明顯寡不敵眾。
高順道:“敵兵驕橫,不設防,必敗。可速擊之。”
牽招、陳祿贊成。
牽招軍職最高,此戰自然由他指揮。
勝機在於出其不意,若能突襲文丑中軍,將其斬首自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將其一舉打懵。
撼山營最為精銳,作為突襲箭頭。撼山軍其餘各部繼之。徵虜、厲鋒在後。
諸將皆無意見。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黑魆魆的天空中星斗稀疏,微風吹拂,有隱隱約約野花的香氣。
劉軍馬銜嚼,蹄裹步,人銜枚,刀塗泥,在營壘中悄悄列陣。
牽招望著天色,估計著時間,下令:“出發!”
眾將士開啟營門,搬開鹿角,向西進發。
文丑逄紀大營距離牽招營壘約有三里。
劉軍進到二里之內時,被文丑斥候發現,急報文丑。
一向都是文丑進攻,牽招防守,現在牽招驟然突襲,大出文丑意料之外。
牽招只有三千兵,這不是以卵擊石麼?
文丑很快鎮定下來,冷笑道:“牽招自送死,成全可也。”披掛上陣,指揮軍隊迎擊。
由於事出倉促,待劉軍進入一里之內時,文丑只集合了千餘士兵。
牽招一聲令下,劉軍皆放下兵器,席地而坐,取下水囊喝幾口水,滋潤喉嚨,稍作休息,積蓄氣力。
天色朧明,文丑看著牽招軍隊數量不小,似乎是傾巢而出,此時他已組織起三千兵,見牽招居然敢大喇喇地在陣前休息,真是欺人太甚,下令出營迎擊。
又下令給其餘諸將,並傳信逄紀,命諸將速速整兵,待自己給予敵人阻擊後,速速進發,將牽招一舉擊潰。
文丑擂動戰鼓,親率三千兵馳奔劉軍。
文丑對牽招一直採取攻勢,佔著上風,軍隊士氣極盛,殺聲震天。
牽招見文丑來勢猛惡,卻不驚反喜,對左右道:“文丑成擒矣!”待到文丑來至兩百步外,方不慌不忙擂響戰鼓。
前鋒撼山營在高順、侯諧等率領下站起身來,架盾擎矛,靜靜等著文丑軍上前,不聲不響,面容肅穆,宛如一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