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語言尖銳,直指根本,眾人皆沉默。
劉曄所說基本上是事實。
自從本朝中葉以來,土地兼併嚴重,自食其力的小民(自耕農)已經大幅度減少,小民不得已淪為豪強的賓客、佃農甚至奴隸。
劉備要麼與這些豪強妥協,透過讓渡利益,讓豪強驅使其部曲為自己作戰,就如光武帝所採取之法。
要麼就給予麾下原為饑民計程車兵以土地,讓他們的家人變為自耕農,客觀上將致使那些豪強的佃農、賓客來投,走到豪強的對立面。
百姓和土地本質上是一種財產,一種資源。
說到底,根本問題是:接受豪強佔有這些資源,進行利益交換,還是拋開豪強,直接佔有?
劉備實施的屯田制度實際上已在和豪強爭奪土地和人口。
屯田制是一種土地國有制度,其模式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沒有本質區別。
流民若覺得租用劉備的屯田有利,就不會去租用豪強的土地。
劉備如果有足夠的土地,完全可以把佃農從豪強處招誘過來。
豪強要麼降租,要麼就用武力制止佃農逃走。
而劉備是不會坐視豪強動用武力的。
那就看誰的拳頭大了。
另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豪強也必須按田畝交稅。
劉備見眾人討論得差不多了,從容道:“諸君雖多有出身士族,土地百頃,賓客、佃農極眾者,然皆道德之士,如魯子敬,性好施與,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弊。
君等富貴且仁,宅心寬厚,莊園塢壁中之宗人、賓客皆可全衣食、得飽暖。我心甚慰。
然世間豪族豈能皆如君等?
遠有東平陵衛家,博昌劉家,高菀王家,近有平陰趙氏,皆為富不仁之輩,壓榨百姓,巧取豪奪,逼良為娼,苛待佃戶,戕害性命,不除之何待?
我提兵為天下除暴亂,亂者即諸侯、盜賊,暴者即惡吏、劣豪。
所護者乃良善之家、正直之士、忠厚之民。
若豪族能善待百姓,我舉手相迎。
若豪族苛待百姓,則主動與我為敵,自當誅之。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自桓靈以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我欲救民於水火,申大義於天下,再現三代之治,清平之世。
然自知前途多艱,荊棘叢生,諸君願從我遊乎?”
劉備娓娓而談,話語平實,但發於肺腑,飽含深情,令人動容。
且劉備並不是一竿子將豪強全部打倒,而是重點打擊為富不仁、所為不法的豪強,這就可以分而治之。
如果全天下豪強一起反對劉備,劉備必然失敗。
但若只是一郡豪強反對,就算聚起數千兵,也可輕鬆剿滅。
賈詡等九人皆離席拜倒,感動道:“願為主公效死!”
先從源頭上統一了思想,劉備才丟擲了分田方略。
先從彭城進行試點,自振威四軍始。
大致如下:
一、普通士兵每人五十畝田。
二、此田雖為士兵所有,但不必親自耕種,由官府統一組織,招募流民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