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一章 明知此去多荊棘

三、土地收成,官府得三,士兵得二,租戶得五。

荀悅《前漢紀》載有晁錯之言:“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漢畝相當於現在一畝的五分之一多點。兩人可耕百畝。

此處“石”是容量單位,與“斛”相等。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度是長度,有丈、尺、寸;量是容積,有斛(石)、鬥、升;衡是重量,有鈞、斤、兩。

可參見成語:尺短寸長、車載斗量、千鈞一髮。

50畝可產150石。根據《漢書·匈奴傳》記載,壯年男子每年吃22石米。50畝出產可供67人吃一年。

士兵得二成收入,可養一名成年人還多,若為婦孺,養妻一人、子一人當無問題。更何況隨著士兵晉升,所分田畝還會增加。

振威四軍兩萬多人,至少須土地一百萬畝以上。

彭城遭遇天災人禍,土地多荒,土地數量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招徠到足夠多的人口來耕種。

兩名成年人可耕種百畝地,一百萬畝需要兩萬成年人。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天下並非沒有人口。人口在豪強的莊園之內。

自豪強處爭奪人口,又跟稅收制度連在一起。

劉備提出按土地徵稅,即“田租”;為鼓勵生育,丁口稅按戶收取,即“戶調”。大戶加收戶調,小戶少收戶調。

按土地收稅沒問題,但土地數量到底多少?誰來測量確定?

彭城縣大姓張家、蔡家、謝家、嚴家,都有良田數百頃,陶謙主徐州時,基本上只是象徵性交點稅。

現在要度田徵稅,豈能心甘情願?

這些大姓少者賓客、佃農數百,多者數千。壯年男子平時耕種,閒時習戰,故又稱部曲。

郡吏、縣吏基本上都被四家或其親族把持。

曹操屠彭城,殺彭城相汲廉,這四家雖然損失慘重,但很快就又從百姓身上找補回來,絕對實力雖下降,相對實力卻大幅度上升。

劉備接掌徐州前,四姓把彭城經營得滴水難進,陶謙委任的彭城相吳範備位而已。

賈詡對度田效果表示了含蓄的擔憂:“度田需用胥吏,此輩皆大姓豪強之人,焉能如實度田?

張蔡謝嚴乃郡望,左長史亦出身張氏,須得穩妥行事,免得引起動盪。

此外,若向豪強收取田租,其定向佃戶轉嫁,則後者負擔更重矣。”

劉備淡淡道:“度田事關重大,必須做實,區區小事,何須胥吏,青州學宮、工農書院學子即可辦之,為免有狗急跳牆、戕害度田學子之事,責成四軍予以保護。

有抗租者,以叛逆論罪,一律誅殺。

在度田過程中,須得向佃農加強宣導,若向官府租田耕種,首年全歸耕者,此年耕者得七成,第三年及之後按得五成。

要編制童謠,四處傳唱。”

頓了頓,又道:“亦要跟四軍士兵講清楚,士兵效命沙場,換得土地,由於尚未退役,無法親自耕種,故由官府協助將其租於耕者。

士兵乃地之主,可頒發地契,可傳之後代,但不得買賣;

耕者乃地之客,可簽署耕約,期限可至五十年及以上;

官府乃地之保,故亦應獲得部分地租收入。

原則上士兵之田出產,士兵、耕者、官府按二成、五成、三成進行分配。

若今後士兵退役,要求自行耕種,由於地上已有耕者,按照主不逐客的原則,須另行置換同等數量、品質之土地。”

賈詡等皆驚訝劉備想法的完善和詳細。

劉備又道:“土地之事,須慎之又慎,我之法,亦不可貿然推行,當先試點。”

試點之事交予沐並負責,周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