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卻是鼓。
黃金萬萬兩,
入地三丈五
後來,石匠的子孫儲存有張獻忠的藏保圖這件事,不知怎麼被外界知道了,這首兒歌也在孩童間傳唱。
在民間圍繞石匠留下的藏保圖,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有個富紳為了搶奪石匠後人家中的藏寶圖,硬是把官司打進了官府。
杜老頭說,他正好審理爭奪藏保圖的案子,趁機將圖紙弄到了自己的手裡。
案發後,自己坐了幾年牢,吃盡了苦頭,後悔已晚,因此情願把他送給恩人留作紀念。
楊百祿得到檀木匣子後,經常在沒人的時候,悄悄拿出來研究。
他反覆琢磨,這石牛和石鼓是什麼意思,他們藏在哪裡?黃金萬萬兩又埋在何處?
面對神秘的圖紙,他始終破解不了其中的奧秘。
楊百祿講完故事後,從房裡拿出一個精緻的檀木匣子,開啟一把銅鎖,把圖紙拿出來與鄧鳳生一起研究。
恰在這時,楊百祿的好友馬坤來了。馬坤是他的兒時玩伴,現在成都清軍營中當了一個下級軍官。
楊百祿與他打過招呼後,立即把圖紙裝進檀木匣子裡鎖好,然後送進裡屋藏起來。
楊百祿叫家裡傭人重新炒了菜上桌,與馬坤和鄧鳳生又喝了幾杯酒。
三人喝酒聊天一陣後,楊百祿酒性發作,倒在床上便打起了鼾,馬坤也就回家了。
當晚夜半三更的時候,突然一夥蒙面人撬開楊百祿家的門,把楊百祿全家和鄧鳳生捆綁起來,用棉布團塞住嘴巴。
蒙面人在房裡翻箱倒櫃搜查,最後找到那個檀木匣子,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第二天鄰居發現楊百祿家被搶後,進屋去幫忙把繩索解開。
事後,楊百祿告訴鄧鳳生,一定是馬坤那幫軍匪,專門來搶走了檀木匣子。
楊百祿的藏寶圖被搶走後,他只好把風水大師打發走了。
趙爾豐聽鄧鳳生講到這裡,大怒,急忙叫馬飛龍去找楊百祿,然後抓住馬坤嚴刑拷打。
馬坤被打得遍體鱗傷,最後實在挺不住了,只好交出檀木匣子。
總督告訴楊百祿和馬坤,張獻忠藏寶是國家財產,因此藏寶圖不允許私人收藏,現在予以沒收。
總督趙爾豐公然奪走自己珍藏的寶貝,楊百祿敢怒不敢言,也只有暗中記恨的份了。
趙爾豐把楊百祿打發走後,開啟檀木匣子,與鄧鳳生一起研究石匠留下的藏寶圖紙。
鄧大師根據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對這張“藏寶圖”的秘密逐漸有了一些領悟。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
這首歌謠,可能暗示了張獻忠藏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