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從前到後,一共四步:
第一步,取材。
也就是伐山砍樹,以及挖掘一些花花草草什麼的。
第二步,分解材料。
將材料中的纖維質分解開來,原料在這一過程中,由花草樹木變成水漿。
第三步,處理水漿。
對分解得來的原材料漿液進行一些必要處理,使其成為合格的“液態的紙”。
第四步,成紙。
把“液態的紙”分開來,攤平,滲水,擠壓,然後再烘乾,就大功告成了。
就這麼四步。可以說,哪怕是幼稚園的小盆友,看過這個四步畫冊,也能對造紙這項工程清清楚楚。——
知者不難,難者不知,站在一個後來者的高度,看前人的某些發明創造,真心是簡單得令人髮指。
這也就是後人優越於前人的地方。
在後人看來,這麼簡單的東西,要知道,在當初相當相當漫長的時間裡,卻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造紙四步,其中的任何一步,任何一步中的任何一個小關節,都是無上秘藏。
其實不說後面的,就是第一步,取材,就是一個極大的關卡。
對懂得這一行的人來說,那簡直就是遍地都是造紙材料。但對於不懂的人來說……
這是絕對的秘密。
你可能猜一輩子,都猜不到。
更直接點說吧,就比如現在,方天問紅石鎮中人,問“炎黃新城”中人,紙是什麼造的?
在這數以萬計十萬計的人中,方天相信,能回答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就算超額,那兩個巴掌也頂天了。再多……
那沒道理!
不然無法解釋。為何這個世界書寫用紙那麼稀少,基本上,紅石鎮上應該是沒有賣的。
甚至連城池如巨巖城中有沒有賣的都不好說,更弄不好。這玩意兒,一直到現在,可能都只是在魔法師的世界中流轉,或者後退一步,在力量者的世界中流轉。
不然。怎麼直到現在,方天都沒見過一本書?
如果紙真的在廣大民眾中流轉,那麼,哪怕是口口相傳的吟遊詩人的故事什麼的,都會有人編輯成書,然後在大城小鎮的大街小巷中出售。
不過直到現在為止,一直宅在這個新手村的方天同學,對於這個世界許多方面的推測,是處於“管中窺豹”階段的,其種種猜測。可能符合事實,也可能與事實相去甚遠。
畢竟,假如一個穿越者穿到地球,落到了撒哈拉大沙漠中心,生活了十年,則很可能認為,地球上,水很少很少,比黃金還要少,然後他就返回原籍。用小書包裝水,再穿到地球,在地球上販賣,做一個賣水的時空倒爺。
基於同樣的道理。所以一般來說,方天已經很少對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作什麼猜測了。
一方面,是認識到這種猜測未必靠譜。
另一方面,則是隨著修行的進展,隨著他越來越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者,這些東西。一點點地,早已是“身外之事”了。
何為“身內之事”?
身、心、意識、精神力,不過就是這四者而已。
與此四者有關者,就是身內,就是關鍵,就是修行,就是立身之本。而與此四者無關者,不論何事,統統都是身外,都是浮雲。
浮雲來,可以賞,浮雲去,隨它去。
不過就是如此這般而已。
十字修行體系的建立,一個簡單的“十”字,劃分的不僅僅是四個方向,更是“內外”。
十字立,內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