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鏽跡,如果不想太麻煩,也可以使用放大鏡觀察。
被熱針燙過的部位,會發現那些膠狀物被熔化後又凝固,根據熱針的形狀形成一個半圓槽。
真正的古銅鏽,是天然生長的礦物結晶,在高溫下它既不會熔化,也不易燃燒,更不會有酸味兒或其它異味兒。
如果這樣做還沒有發現,那就要更近一步。
這時可以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將銅器表面的銅鏽取一塊,觀察銅鏽下面露出的皮殼,偽鏽下面露出的直接是銅色。
古銅鏽下面,一般是黑褐色,或是銀白色的氧化膜。
用煙燻銅器表面或顏料染色,使其表面形成黑色或紅色的氧化層,往往這種氧化層沒有光澤。
需要用棉布、毛毯或椴木木炭拋光,也有用拋光玉器的滾筒機械拋光。
這類作偽的氧化層的突起部位光亮,凹陷的部位灰暗。
用乾燥的硬布等物品,在銅鏽表面快速磨擦,使其表面發熱後,嗅其味道。
有些偽鏽會發出松香味兒、塑膠味兒、油漆味兒或其它如502膠水等異味兒。
其實,鑑定青銅器,現在遠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如果可以,那最好是各種現代工具,齊上陣,而就算這樣,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有時候,很多做鏽的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其他不說,如果使用到做瓷器的一些原料,用在青銅器的做鏽之上,前面說的鑑定鏽色的方法,就全都沒用。
這時,就可以用到珠寶鑑定中的,第三代查爾斯濾色鏡,來鑑定銅鏽,這麼做非常有效。
所有的古銅鏽,在濾鏡下都不會變色。
用那些綠色、藍色的化學顏料做的各種偽鏽,在濾色鏡下多數會變成紅色。
特別是用琺琅彩釉料,在低溫下燒成的假鏽,這種偽鏽既不怕火也不怕水,用熱針、水都不管用。
但因為琺琅釉料中的藍色含鈷,所以在第三代查爾斯濾色鏡之下,它的藍色或綠色會變成紅色。
種種方法之下,是不是做上去的鏽色,還是很容易辨別的。
透過以上幾種方法,基本上可以辨別出大部分的高仿青銅器。
但如果想要更精確的甄別青銅器的真偽,還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
當然了,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學會並掌握的,還需要多用心,才能鍛煉出一雙慧眼。
“漢代靈山型三足蛙太陽紋戰鼓!”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漢代伏波將軍行軍打仗大銅釜!”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漢代伏波將軍行軍打仗小銅釜!”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三點成就值加身,很不容易,特別是最後兩隻大鍋的描述,更加精準。
因為那個時期,就是伏波將軍平定的南海島。
這樣間接證明了武二沒有說謊,這三件東西確實出自南海島。
確定了東西是真品,陳文哲開始心疼了。
武二這個狗東西,居然用人工抬著這三件國寶,來到了古玩城?
想來運輸過程,也沒有特別對待這三件國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