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二章妖嬈傾人國,窈窕動人心

很快陳文哲也製作出一把美人壺,這也是一把西施壺,更是倒把西施壺。

只不過,他製作出來的是嬌憨可愛型的,這種形制的西施壺,既受男性偏愛,更是許多女性喝茶的首選。

當看到這把,嬌憨可愛型的西施壺,出現在眼前,所有人都似有所悟。

不想繼續製作美人壺,陳文哲想到了他原來的打算。

原來他做過美人執壺,現在也不想多做,但是,用來教授學生,或者說是練一下手,還是不錯的。

現場只有紫砂泥,而用紫砂泥製作酒壺,那是不太合適的。

所以,這一次陳文哲製作的不是美人執壺,也不是西施壺,而是美人肩壺,這也是一種美人壺,而且是紫砂壺。

這也是陳文哲臨時起意,因為美人肩壺的出現,跟西施壺的出現,可謂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人肩壺是紫砂壺壺型中,傳統的“女性”壺型。

“美人肩”,顧名思義,就是女性化的肩膀。

她是以“美人肩”為題材的壺型,自然是窈窕秀美的姿態與風度。

美人肩壺型建立初,借鑑了瓷器中“梅瓶”的造型。

燒造完成後,估計是想,瓷器叫“梅瓶”,那咱這紫砂壺該取個啥名字?“梅壺”?

紫砂是用來泡茶,不能插梅花陳設,至少普遍意義上不會這樣幹,個別人、個別情況也許會幹。

況且名字聽起來,也不大好聽。

於是乎,這一次的命名,一定有不少人參與進來,當然不乏文人參與。

梅瓶文人——對自然萬物之美,都有獨特理解。

也許哪位文人,想起了雅苑之中的某一天(時間不定,眼神迷離,香肩在握,一室風流之情景,迸發出了金庸先生筆下的“黯然銷魂掌”稱謂之類的靈感,遂有“美人肩”之名。

這個名字,自然是得到了一眾同仁的交口稱讚,連稱“妙哉,妙哉”!

畢竟,這種樣式的壺型,相比倒把西施壺,不管是形象,還是美感,都比較含蓄。

這樣的東西,任何一位藝術家,都可以明目張膽的做,而且還可以隨時把玩!

陳文哲就比較悶騷,所以他之前會做,卻從來沒做過。

但是,真做起來,他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所以,只是一會兒,利用現成的泥條,陳文哲就塑造出來了一把美人肩!

整款壺亭亭玉立,線條流暢,猶如兩個倒立的橢圓形珠子製成。

壺身大珠飽滿,壺鈕小珠可愛,倒立於壺蓋之上,晶潤動人。

三彎流蜿蜒胥出,似欲輕聲耳語。

柔韌柔和,耳形壺把,闊大適手。

壺嘴壺把與壺體銜接之處,更顯做工精細,好似美人肩。

做這種壺,不僅要求身筒符合人體美學,的子、流鋬,還要與身筒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