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六十六章南越瓷器經典

真正說起來,陳文哲這算是第一次見到南越青花瓷。

但是,以他的強大記憶力,卻讓他很清楚,這種精品的南越青花瓷器大盤,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就是看書多的好處,見多識廣嘛!

如果是一名普通人國人,來到這裡,還見到了這麼精美的青花大盤,他們知道是什麼時代,什麼樣的歷史時期製作的?

陳文哲就可以,他甚至知道,這就是十五世紀製作的。

只是看其上喇叭式蓮瓣紋輪廓的筆線,他就知道,這與先前所提到的託普卡比宮殿的大和八年(1450年銘天球瓶的生產時間差不多。

甚至這隻盤子的製作精細程度,要比那批天球瓶更好,顯得也更加精緻。

但是,這件東西,也不是沒有瑕疵。

比如其外側的喇叭式蓮瓣紋,共計11個,其中有一個有些微侷促感,顯得勉強。。

當然,這也說明應該不是決定構圖之後再進行描繪。

陳文哲知道,這種南越青花大盤可分為兩大類,即圓口和花口。

後者是用竹篾或手指, 在口緣處壓出花口,也有在輪製成型後用模子做成花口。

口沿略呈波浪形, 常見於描繪裝飾紋樣的型別與器壁斜直的器類。

先前那件青花雙鳥紋盤是圓口盤, 屬於口沿斜直型別, 腹部與別的大盤相比更深,這種深腹大盤是極為罕見的。

如果細看, 那件雙鳥紋盤的盤口沿部,和圈足露胎,底部無白色化妝土, 以渦狀形式直接施透明釉。

南越青花瓷在圈足內塗抹含鐵泥漿,而後施加透明釉,被稱為“巧克力底(鐵鏽底”。

而以這種渦狀形式塗抹含鐵泥漿的情況,更多。

像青花雙鳥紋盤這樣口徑超過40厘米的南越青花大盤很少,大部分口徑在35~40厘米之間, 直徑在40厘米以上的, 現在發現存世的不到10件。

而且, 這些直徑在40厘米以上的作品, 基本上都有精緻的紋飾, 釉裡紅的髮色也極好,屬於精工細作的產品。

眾所周知,隨著華夏古代對伊斯國家出口的增加, 元代開始就有陶瓷產品大型化的傾向。

土耳其託普卡比宮收藏的元明青花瓷,及龍泉窯青瓷的大盤,直徑以40~50厘米者居多。

大盤以外, 天球瓶等明代始見的大型器型也很多。

迄今為止,還難以斷定南越青花大盤的尺寸和形式, 是否有一定的規格。

但至少像託普卡比宮所藏大和八年天球瓶所體現的一樣, 說明南越當時就已經具有很強的意識,是為了向伊斯國家出口而製造出此類產品的。

可見南越對作為輸出用貿易陶瓷的青花瓷生產,相當重視。

仔細看著手中的青花雙鳥紋盤,陳文哲確定它的生產年代是15世紀無疑。

不過, 他透過對紋飾的研究, 發現該器物的年代,可能較先前看到的有紀年銘的天球瓶更早,可能在1425年至1450年。

這裡就要說一下15世紀南越的歷史狀況,1407年到1428年, 南越被明永樂帝的軍隊佔領,進入明政府的統治版圖。

約從1418年開始, 黎利等的反明活動激烈化。

1427年(明宣德二年明軍從越南撤退,1428年黎利建立黎朝(大越國。

這樣的政治、社會背景,對當時的窯業生產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還不能確定。谷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