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隱藏地下無數年,肯定會被破壞。
如果能夠準確推斷內部陪葬物品的位置,那發掘起來,是不是會更加省勁?
如果是被盜的古墓,就可以透過一些剩餘的殘損器,推斷被盜走了多少文物。
比如說之前的三鼎二簋,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份, 也許就知道被人盜走了三件鼎,兩隻簋。
不知道的人,會感覺是胡亂猜測的。
要是證明了事實的正確性,又感覺很神奇。
而只有懂行的人知道,推斷這些資訊,並不難!
只不過,發掘一座古墓, 首先你要能確定古墓的主人。
這樣以來才能確定是什麼時期, 當時是什麼樣的墓葬風俗,又比較喜歡陪葬什麼物品。
比如唐代古墓,那麼只要是貴族的墓穴,裡面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出現唐三彩。
如果一座唐墓被盜,可以透過殘存的陶器,特別是三彩馬的殘片,從器形顏色,推斷出整個陪葬組合是六匹馬,還是八匹馬。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追贓?這樣的事情,在前幾年屢見不鮮!
這種涉及到專業考古方面的知識,陳文哲的儲備還有不少,不過,武三好像不太感興趣。
陳文哲看了一眼武三,他對於這種單純的知識交流,好像不願意聽啊,此時已經有點坐立難安。
既然不想聽,陳文哲也就不再多說。
可陳文哲不想說了,兩個老人反而不太樂意。
陳文哲不開口,老周直接接過話題。
“處處留心皆學問啊!”他現實讚揚了一下陳文哲。
畢竟這一次陳文哲說的更加具體, 也更加詳細,就連不學無術的武三,都認為自己學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識。
只不過他這一次過來的目的,不是學習的啊!
這些知識,剛開始聽會讓他有點見獵心喜,如果不是還有點理智,他還真想去找座古墓驗證一下。
只不過,後面涉及到一些專業知識,他就不感興趣了。
聽得太多,他都記不住了,有什麼用?
“古墓中的情況,我們還真不太瞭解,但是見了天的東西,我們還真見過不少。”
先前聽陳文哲說了那麼多,正聽得入神,他卻停住不說,老周有點坐不住。
人家說了不少乾貨, 他們也不能只是聽。
見天, 說的是古瓷面世後,經太陽曝曬, 曰“見天”,又曰“去陰氣”。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對古瓷極大的傷害。
一經曝曬,不該開片的瓷,也被曬出新片紋。
掉釉,脫衣傷,也常是見天情況下發生的。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古瓷,釉面上卻開的是新片,其根源就在見天。
有很多的見天,不是特意的,而是不知愛惜,風吹日曬造成的。
因見天而開新片紋,被誤判為新仿品的例項太多了。
既然有損傷,那價格就不高,自然就容易被人大批收藏。
谷墾
兩個老人對於這種瓷器,還真有很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