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十窯九不成

製作膽瓶,不能按部就班,循規蹈矩,陳文哲需要一步步提升難度。

想要做更復雜一些的膽瓶也有,除了先前提到黑釉鏤空膽瓶,還有其他不少鏤空膽瓶、影雕膽瓶。

鏤空膽瓶,可以做出很多器型, 簡單的可以,複雜的更多,陳文哲只是牛刀小試,稍微雕刻了幾件簡單器型,就不再做。

影雕膽瓶比較特殊,它造型奇特,小口, 長頸,下部漸豐,腹部豐滿平底,給人以活潑而沉穩的感覺。

一般影雕膽腹部飾魚戲蓮,寓意蓮生貴子連年有餘。

整體刻以唐草圖案錯落有致,連綿不斷,由卷而舒,給人無限美感。

它口小肚大,易進難出,具有避邪藏寶,聚集人氣,財氣運氣之功。

所以,膽瓶才會長盛不衰,就算流傳千年,也讓人喜愛。

除了這些器型,膽瓶之中還有好幾種奇特的器型。

陳文哲都想做出來,畢竟已經開頭,要是這一次不做,還不知道下一次有想法是什麼時候呢!

膽瓶這種瓷器, 不入古玩市場,很難對它有所瞭解。

但是,只要入門了,就會知道,這種類別的瓷器當中,珍品還真是不少。

比如號稱中華紅的小膽瓶,這可絕對不簡單。

之前畢竟就說過,要想窮,就燒紅,而這一次可是號稱中華紅。

“中華紅”的紅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特點?

首先紅色飽和度最高,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紅,是華夏紅釉瓷中紅色飽和度最高的紅釉瓷。

其次釉面光澤度、純淨度第一。

釉水錶面生成一層透明釉,是華夏紅釉瓷中釉面光澤度、純淨度第一的紅釉瓷。

最終燒製出來的中華紅瓷器,釉色與造型交相輝映。

要知道,陶瓷上那片大紅,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難題。

多少年來,人們夢想把這人間最美的色調搬上瓷面。

在華夏陶瓷藝術長河中,唐代發明了銅紅;

後來, 有了宋代的鈞紅瓷。

明清時期的祭紅、郎紅、胭脂紅、豇豆紅、珊瑚紅等紅色釉瓷。

儘管這些紅色釉瓷的色澤也並非真正的大紅, 可就因為那一份“紅”,使得燒製工藝要求極高。

因為那一份“紅”得來不易,這些陶瓷也就成為皇室內廷和歷代國內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

因為那一份“紅”難成,陶瓷界常訴“十窯九不成”、“千窯難得一品”的苦衷。

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陶女浴火煉紅瓷”的悲壯故事。

而對於“大紅”的追求,近現代西方各國也競相投入巨資,可研製工作至今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因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300℃的高溫下才能燒成。

而促成陶瓷上大紅色的釉料,在溫度升至800℃這個臨界點時,“紅顏”完全褪盡。

這根燒製釉裡紅瓷器是一樣的,銅元素呈色溫度是八百度,在高就會揮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