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目光長遠

再說兔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兔毫盞。

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寫的便是建盞中的兔毫。

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產品,以至人們常常習慣以“兔毫盞”作為建盞。

兔毫盞說起來也有好幾種,有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

這是因其釉面紋理,絲絲柔長如兔毫而得名。

第三種是油滴,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建盞珍品,燒製難度極大。

所謂“油滴”,是指在烏黑的底釉上,散佈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故又有“金油滴”、“銀油滴”之分。

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者直徑為三、四毫米;

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

還有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鷓鴣斑,鷓鴣斑是建窯產品中較為名貴的產品。

“鷓鴣斑“即指釉面呈獻出類似於鷓鴣鳥胸部,散綴正圓白點的形狀。

它形成是浮萍機理,釉面斑點是由許多小斑點拼合而成。

小斑點像浮萍在釉面上漂游,隨機而遇靠在一起,組合成許多形狀不一的大斑點。

斑點內的結晶物質沒有連成一體,是分散的,所以有肉眼可見的溝紋。

第五種就是曜變盞了,曜變盞很多人都聽說過,可真正知道是什麼樣子的應該不多。

“曜變”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也就是耀斑。

曜斑廣佈於建盞的內壁,並隨所視方向的移動而變化。

垂直觀察時呈藍色,斜看時閃金光,彷彿置身於浩蕩宇宙之中,周圍是無數璀璨的繁星。

變斑建盞燒成的偶然性居多,千萬分之一的機率,所以陳文哲才會沒有太多自信,能夠燒製出天目曜變建盞。

目前僅存的三件曜變斑建盞,分別珍藏在霓虹靜嘉堂文庫、藤田美術館和龍光院,被霓虹視為國寶。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我國燒製的好東西,居然全都去了小鬼子那邊。

這也就是我國古代不重視,畢竟是常燒的一種瓷器,誰會想到以後會失傳了呢?

只不過,在這裡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小鬼子的智慧,因為人家的目光長遠。

還是說收藏,比如陳文哲知道的一個頂級收藏安宅英一。

霓虹藏家進入我們視線的有很多,比如一聲千兩的坂本五郎,比如臨宇山人。

近幾年蘇富比、佳士得等頂級拍賣行的重頭戲,都是他們的專場。

但說到頂級建盞的藏家,不得不提到安宅英一。

其收藏中的2件霓虹國寶瓷器,一件便是宋代的油滴天目盞,它也是4件霓虹國寶建盞中唯一的一件油滴盞器,其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與之同根同源的另一隻油滴盞,在75年展覽後被臨宇山人購得。

也就是拍出7800萬高價的那隻,由此可見這位在宋代建盞領域的獨到慧眼。

說到建盞收藏,最廣受矚目的便是這件拍出7800萬高價的南宋時期建窯“油滴天目”茶盞。

如此高的成交價,一舉創下黑釉建盞的世界拍賣紀錄,轟動全球。

而這件著名的建窯名作,是由霓虹臨宇山人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