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無上法器

簡單地說,這首“歌”雖然押韻,但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就是提醒呂暉,一定要在有水的地方鍛造銅鏡;

呂暉知道是“神人相助”,拜謝後就將鑄爐搬到一條船上,在揚子江中鍛造“寶鏡”。

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正午時分,鏡子正在澆鑄。

突然江水掀起“三十尺”大浪,且有龍吟之聲,方圓數百里可聞;

更為神奇的是,滔天巨浪打在火紅的銅鏡上,瞬間“鏡成”。

至此後人稱之為“揚子江心鏡”,也有叫“龍鏡”的。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一段故事,史料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不足以信。”

其實當時的唐玄宗也是這麼認為的,因此雖然收下了這面作為貢品的“江心鏡”,可心裡卻沒當回事。

直到天寶八年,秦中地區大旱,玄宗皇帝親自祈雨,可數日後沒一點效果;

玄宗面子上掛不住,就問身邊的僧道原因。

一道士說,玄宗雖是“真龍天子”,但祈雨的法器中卻沒有“真龍”,因此求雨不得。

玄宗問什麼東西才有“真龍”,道士說:多年前的貢品“龍鏡”,也就是江心鏡;

玄宗半信半疑,便拿出江心鏡祭祀求雨。

在拿出龍境的瞬間,求雨大殿上兩道白氣直衝龍鏡。

鏡中也升起兩道白氣和大殿上的白氣漫成一片,後溢位殿外。

至此天降大雨,連下七天,這年大唐萬民喜獲豐收。

從此以後,每年五月初五這天,揚市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而鑄造“江心鏡”也必須在五月初五這天正午開始點火,並形成了一套嚴格的祭祀程式。

史料中“江心鏡”含義更復雜,諸如五月五日為火月火日,是陽盛之時,此時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間;

水屬陰,揚子江心就是陰之地,因此陽時在陰地鑄鏡,是天地陰陽平衡的最佳地點。

再加銅鏡為金,江為水,船為木,日月為火,範為土(鑄造的模子),正好符合陰陽五行和天時地利之道,這樣鑄成的銅鏡才能具有“真龍神力”;

當然,這裡只是簡單介紹,史料中更為詳細和複雜,這裡不敢妄加猜譯。

總而言之,“江心鏡”成了唐時眾所周知的一件“神物”。

也是求雨儀式中不可獲取,且需要單獨祭祀的“無上法器”。

直到今天的揚子江畔,仍流傳有祭祀“江心鏡”的風俗。

正如一些現代人所想,專家肯定是不相信這段歷史記載的。

在現代考古發掘中,也從未出土過所謂“江心鏡”的實物。

因此在發現“黑石號”沉船之前,諸多專家是不相信其真實存在的;

雖說如今發現了江心鏡,但專家依然不相信。

其理由也很簡單,這面銅鏡上有段銘文“揚子江心百鍊造成唐乾元元年戊戍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子江”。

也就是說,其鑄造時間為“十一月廿九日”,並非史料中的“五月初五”。

因此仍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龍鏡”,僅能說是一件用以“出口外銷”的揚子江產青銅鏡。

且不管專家是否相信,這件青銅鏡至少證明了“江心鏡”並非傳說。

至於“真龍神力”,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