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枚倭王金印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說這和漢朝有直接關係?
它又是刻了什麼文字,並且這其中有代表著什麼?
說到這枚金印的來歷,後漢書給出了一個答桉。
據後漢書裡面的記載,東漢時期,倭之奴國王進貢,漢光武帝頒發了一枚金印賜給這位國王。
而倭之奴國,也就是如今的日本。
說來這並不是巧合,就在金印的來歷,還是不讓許多學者信服的時候。
可後來一枚滇王金印的出土,將後漢書的記載進行了強有力的證實。
1956年,南雲出土了一枚金印,外貌樣式和霓虹出土的這枚幾乎一樣。
這是漢武帝頒給古滇國的王印,這不僅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
這也說明了,漢朝對於各藩屬國之間的金印頒發體制。
也就是說,霓虹的這枚金印,同樣就是漢朝所頒發給藩屬國的政治外交身份象徵。
漢朝的國力強盛,周邊很多國家都作為藩屬國進行每年的進貢和朝聖。
擊敗強大的匈奴之後,漢朝的軍事實力達到鼎盛。
國家的強盛帶來了經濟文化的穩定發展,同時也將本國的影響範圍進行進一步的擴大。
這也就是倭奴國,也就是如今的霓虹的一段藩屬歷史形成的原因之一。
霓虹對於我國古代的藩屬國身份,其實並不是從漢朝才開始的,早在秦朝時期,就有史料記載關於扶桑的一些內容。
這些從霓虹的服飾飲食,就可以看得出來。
秦朝我們穿的是束身長衣,發展到後面的漢服。
霓虹的和服無限接近於當時的漢服,甚至還有分食制,用竹快竹杯飲湯茶。
霓虹用的文字也是一個極為強有力的證實。
現在霓虹的文字,和很多文學記載,都包含了我國漢字的多種體裁。
霓虹顯然是被中華文化圈緊緊包圍在中間,很多文化生活的印記,永遠都改不掉也撇不清。
這一點甚至都不需要任何史書文物來證明。
包括南朝也是一樣,別看現在的他們一天天叫囂著民族文化,感覺全世界都是他們的一樣。
可是所有人都清楚,作為一個長期藩屬於古代華夏的國家來說,漢字漢文化已經深入他們的血液之中。
包括朝鮮族服飾,泡菜,還有文字發音以及飲食習慣這些,都是一個不需證明的事實。
這對於霓虹是同樣的情況,並且霓虹甚至是受中華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
漢文化在霓虹的展現,包含了方方面面。
霓虹出土的這枚金印,就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個左證。
它昭示著霓虹,曾經作為華夏藩屬國的長久歷史。
這枚金印刻的是篆體,這也是古代漢字文體的一種。
這在霓虹文字文化中,也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事實勝於雄辯,這枚金印的發現,引來了霓虹無數的學者專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