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盡掃兩漢六朝遺風,才顯大氣磅礴

此外,顆粒飽滿碩大的葡萄,首次亮相在銅鏡上,一時間,海陸空的靈禽瑞獸飛啄躍奔交相輝映,融合一鏡,體現出古人的奇思妙想。

隋唐之後,就是宋金元時期。

宋山水人物圖帶柄銅鏡,也是宋代青銅鏡中的經典。

宋金元時期的銅鏡,整體工藝水平雖由盛向衰,但無論製作工藝還是藝術成就,卻有全新的發展,並直接影響後世銅鏡藝術。

這一時期,我國銅鏡大規模走向民間,開始被百姓普遍使用。

所以,這一時期的銅鏡因而具有濃郁的生活和世俗氣息,大量出現了花卉和人物。

牡丹、菊花、桃花等纏枝花卉、人物故事一度成為宋金銅鏡的流行元素。

宋鏡質地輕薄,造型除沿襲前朝外還出現了六邊形、長方形、鐘形、盾形、桃形及具柄鏡等獨具特色的鏡形;

其裝飾藝術,在我國古代銅鏡工藝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尤其是花枝鏡和花鳥鏡,圖紋纖細清新,描繪逼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韻律節奏感。

宋代湖州鏡和人物鏡也蔚為大觀,特別是湖州鏡背多鑄有作坊銘文,已萌芽古人在銅鏡上的商標意識。

金代銅鏡在銅鏡史上獨樹一幟,它一改以往含蓄、朦朧、紋飾抽象的神秘基調,直觀、生動、活潑的紋飾,表達呼之欲出的意蘊。

其紋飾在吸收漢、唐、宋三代銅鏡圖案紋樣的基礎上,又創造出新式圖樣。

如雙魚鏡、人物走獸、歷史人物故事鏡等。

金代銅鏡上的花押,也是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元代銅鏡式樣較少,形制較為厚重,製作粗糙。

有特色的為元代的戲曲人物鏡和八思巴文鏡。

宋代的精品銅鏡,有宋亞字形銅鏡。

鏡背凹角處各有一纏枝牡丹花,四周聯珠紋平行圍起,寬素緣稍厚無紋飾。

明清時期又有不同,像是明福壽雙全銘文銅鏡,也是極具特色的。

當然,其中最好的,讓人眼前一亮的肯定是明代的琺琅彩鏡。

明清銅鏡無論在製作工藝,還是在題材上,都呈江河日下之勢。

無論圖案紋飾,還是工藝製作,都無法與之前相比。

值得稱道的是,專為宮廷鑄造使用的琺琅彩鏡別具一格。

其鏡漂亮、大氣、富麗堂皇。

明鏡大而厚重,多紀年鏡、吉語鏡、仿古鏡等,鑄有吉祥寓意銘文或吉祥圖案等,並多見銅鏡鑄商號名稱;

較典型的是“五子登科”“狀元及第”“喜生貴子”等字銘鏡,充分反映出明朝人們追求現實的美好願望。

到了清代,青銅鏡的種類就更多了。

這一時期製作青銅鏡的技術,也有所提高。

在清代佚名畫家的《磨鏡圖》中,其右下角的工匠在磨鏡。

清代銅鏡主題紋飾有龍鳳、魚、獅子滾繡球、雙喜五蝠等。

彩漆描金鏡為清代銅鏡,增添了最後一道亮麗的光彩。

但是,隨著西方玻璃鏡的大量湧入,銅鏡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中的精品有清二龍戲珠紋銅鏡,它平頂圓鈕,鈕上一珠。

鈕外左右兩側各一條龍,首尾相對,曲頸仰首作戲珠狀,鈕下一蓮花。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