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手是在墓主的左小腿處發現的,這個用途得到大家的支援。
再就是祭祀用品,這個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每逢重大節日,帝王會舉行祭祀大典,相關的官員會事先準備相應的物品。
從文物的外形上看,它應該是巫師手中的祭祀用品。
主要出現在重大的祭祀場合,正因如此,貴族們才會讓它成為隨葬品。
最後一種看法則是青銅畢形器,青銅畢通常與銅鼎配套使用,它的用途是“撈肉”。
古人非常聰明,他們會發明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活用品,並對原有的用具進行改造。
這種說法是最靠譜的,造型奇特的青銅手,應該只一種撈肉的工具。
以上五種用途都是猜測,要想確定到底是什麼用途,就只能看以後。
隨著考古工作的發展,會發現更多的文物,定會破解青銅手用途之謎。
就像之前古人發現的一些生活用品,我們現代人很難想象得到。
但是,從後來的發現,比如壁畫、典級當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相符的記錄,這樣就可以確定一件物品的用途。
像是這樣不知道用途的東西,在古代很多,就比如青銅輪形器。
這個東西屬於商,是三星堆出土,直徑85厘米。
雖然看起來有點像方向盤,但這真不是。
三星堆輪形器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在發現之初以為是車馬器,後來細看才發現這並不是車輪子。
之後,便根據它的外觀定名為“輪形器”。
在輪形器邊緣等間距地,分佈著5個眼孔,中心處也有一個眼孔。
所以,輪形器應該是配合什麼東西使用的,或許是懸掛在青銅樹上,又或者與青銅大立人組合使用。
可惜,三星堆器物在坑埋的時候大多被砸毀,所以器物的分佈比較混亂。
所以,沒辦法就近進行器物的復原,也無類似影象作參考。
不少專家猜測,輪形器可能與太陽崇拜有關。
第六種奇怪的東西是作冊般黿,商晚期的東西,現在藏在國家博物館。
雖然看起來有點假,但卻是貨真價實的國寶!
經過了多位專家的鑑定,確認這是一件商朝晚期的青銅器。
這件青銅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奇特的造型,更在於黿背甲上的32字銘文。
銘文記錄了一位商王,在洹水射黿的事蹟。
這位商王對著河邊發現的這隻黿連射4箭,箭無虛發,箭箭射在了這隻黿的身上,這件青銅器就是為了記錄這一事蹟所作。
據說是一位南河老農在河邊釣魚時所獲,後來被國家博物館徵集入館。
因為非正規發掘出土,所以,對於這件青銅器仍有諸多懷疑。
這東西的形象,就是一隻烏龜的背上插著四隻箭。
說烏龜不準確,應該是黿,它作爬行狀,探首,四足外露,尾向左偏,左肩部、背甲嵌入4矢。
黿背鑄銘文4行33字,記述丙申日商王行至洹水,射黿。
商王射1箭,作冊般佐射3箭,全部命中,商王將射獲的黿賜給作冊般。
銘文所記,正與此器取像相合。
商代前期,少數青銅器上開始鑄造銘文,字數較少。
到了商代晚期,鑄銘青銅器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