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化腐朽為神奇

現在流傳下來的根雕作品很多,精品也不少。

特別是一些出名的精品,更是獨具特色。

細看下來,這一件件作品各有特色,將“三分雕琢七分天成”的創作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自然的偉力,讓樹根長成不同的形狀。

一名名根雕大師們,將它動人的一面呈現出來。

靈感的迸發,創作完成時的喜悅,都讓人充滿成就感。

而對於陳文哲來說,根雕就是一種雕刻方法,而且是我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

藝術家們憑藉一雙手,將呆板的、廢棄的樹根,變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如今,根雕藝術早就傳遍了世界各地。

在國外也有很多擅長製作根雕作品的藝術家,以及手工愛好者。

比如有一位英倫的藝術家,受歐洲民間傳說和神話傳說的啟發,將不起眼的樹根,雕刻成神秘、迷人的“不明生物”,讓人看了愛不釋手。

這位藝術家小時候的家,附近便是一片樹林,在很小的時候他便喜歡去樹林裡收集樹根。

他經常一撿就是一小堆,需要推著小推車將它們運回家。

最初的時候,他只是挑選一些形狀、樣子好看的,或者長得比較奇特的樹根,放到父親經營的商店裡出售。

直到有一天,他拿出其中的一根,雕刻了一個可愛的造型。

從那天起,他愛上了根雕,再也捨不得賣掉這些“寶貝”了。

一有時間,他就安安靜靜地坐在房間裡雕刻根雕。

漸漸地,技術越來越熟練。

在他的眼中,雕刻樹根,是紀念一棵樹的最佳方式,他喜歡找到一塊新的樹根,預測它內部形式的潛力的感覺。

如今,這位藝術家已經可以做到,將自己腦海中隨時出現的靈感或者畫面雕刻出來,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這就是一位大師的成長過程,他用橡樹根製作而成的,擁有長長四肢的神奇生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它們的面部五官與人類相似,但是卻像被緊緊包裹著,“穿著”黑色的外衣,長著奇怪的觸角。

總之,它們與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不一樣。

而這些形象全部來自於他的想象,能將想象變成現實,對於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他也希望人們也能喜歡,這些樹根製作而成的神秘生物。

對於這種藝術大師,陳文哲是持樂觀態度的,畢竟也算是一種文化輸出。

既然國外都有成長起來的大師,國內自然更是不缺。

甚至在我國西部邊疆,還有“沙漠英雄”,造就了奇特的疆省根藝,而它竟然是個投資冷門!

紅柳、胡楊、拐棗生長在茫茫沙漠和戈壁灘上,被我國西北人民稱為“沙漠英雄”。

沙丘埋它一次,它就生長一節,總是站在沙丘之上。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紅柳、胡楊及拐棗生長極其緩慢。

所以這三種樹木素有,“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腐“的美稱。

它們不屈的頑強精神,就是當地人的真實寫照!

由於難以成長,所以其根質地堅硬緻密,造型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