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雜著血水的紅色河水上,漂浮著木杵,很可能就是木質盾牌。
這就是當時的場景,這一殘酷的場景被記錄下來,因此在《武成》篇中留下了“血流漂杵”的記載。
當然,還要解釋的一個問題是,武王伐紂是在“二月甲子”,正值冬季。
如何解釋在冬季,出現連綿的暴雨天氣呢?
現在我國的中原偏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冬季乾冷,很少出現淫雨霏霏的天氣。
但在商周之際,這個地區遠比現在溫暖溼潤。
根據竺可楨的《華夏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研究》,殷墟時代是我國較為溫暖的時期。
當時的黃河北岸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不結冰,冬天不降雪而是降雨。
這種溫暖的時代,一直持續到西周初年。
那麼,牧野之戰時出現連綿淫雨的天氣,也是有可能的。
這一切就是陳文哲認為,自己看到的戰爭,是牧野之戰的原因。
那麼,看到了這場戰爭,會有什麼好處呢?
肯定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場戰爭之後,不止是有成功,還有失敗。
就算是成功方也有失敗的地方,那就是戰死。
“陪葬啊!”
這就是隋侯之珠的厲害之處了,就算沒有手中這件蜀戈,陳文哲也看到了整個牧野之戰的畫面。
戰爭結束,最重要的就是封賞,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安撫手下貴族,其中之一就是厚葬戰死將士。
在這其中,陳文哲看到了一輛輛的青銅車架,還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陪葬青銅器。
“牛首車轄?不知道跟寶雞那邊出土的那件有沒有關係?”
忽然間,一幅畫面,吸引了陳文哲的注意力。
這東西他看著眼熟,肯定是出土過的寶貝。
仔細一想,陳文哲就想到了這是什麼東西。
他看到的是完整的,沒有經過時間洗禮的原件。
而現代出土的,只是腐爛過後的一部分,也就是那件青銅牛首車轄。
出土的那件是西周早期的東西,西陝寶雞竹園國墓地出土。
同時出土的文物中,不少與蜀文化有千絲萬縷聯絡,顯示其可能是由蜀文化發展而來。
現在陳文哲看到了,那件出土的車轄很可能就是當年出蜀的川軍帶過去的。
他們一邊跳著舞,一邊進行血戰,自然會死傷眾多。
戰士死得多,將領也就危險了,所以殉葬幾件寶貝也算是正常。
“還真是車轄啊,這東西在古代可出名!”
車轄,在古代寫作車舝(xia),舝同“轄”,車軸頭的鐵鍵。
之前陳文哲就考究過詩經,特別是還了解詩經的編纂者之一,也就是號稱中華詩祖的那位。
現在看到了車轄,他立即想起了詩經中的一篇名篇。
《小雅·車舝》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在迎娶新娘途中的賦詩。
在迎娶新娘的路上,新郎駕著迎親的彩車,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表現出歡快熱烈的情緒。
全詩五章,每章六句。
前兩章重在寫女之德,後三章重在寫己之幸,通篇寫新婚之喜,結構上跌宕起伏,抒情手法多種多樣。
這就是最重註明的一篇,關於車轄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