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百年舊拓

銅製佛像,首先要看包底、包漿的情況,還要看鎏金的程度。

現在經常會有人把鎏金佛像的金刮掉,再做舊後以次充好。

此外,從佛像內部觀察,新彷的和舊的差別較大。

因為歷經百年、千年的佛像,內部經過自然風化,大多是很乾淨的,包漿也很自然,新彷的內部往往有泥有沙比較髒。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國力強盛及皇帝對佛教的推崇,不僅大量造像,做工也很精良。

自明清以來,藏式造像已成為宮廷造像的主流,其影響和波及面也很廣,而且近代以來損毀的較少。

以故宮博物院為例,僅清乾隆一朝鎏金佛像,就收藏有幾萬件之多。

雍和宮也收藏有幾千件清代宮廷藏傳佛像,散落在民間的小型金銅佛像就更不計其數。

現拍賣市場上,常見的一般也都是明清時期的藏式官方金銅佛造像。

精美的佛像,讓不少人願意花大價錢購買。

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後才是投資保值的目的。

當然,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顯身份。

由於明清佛像的工藝精湛,加之存世量較少,所以長期以來,在佛像收藏市場上,明清佛像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

無論是在價格方面,還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它時期的佛像藝術品不能相比的。

就算是現在的陳文哲,能夠見到的,或有可能被收藏的,基本上都是小型銅佛像。

判斷一尊佛像價值的高低,並不完全體現在材質上。

就像眼前陳星辰這些用好材質堆砌的一眼假,材料是好,但是工藝太差。

所以,要鑑定明清宮廷佛造像,還應看它在佛教造像史上的地位和藝術價值。

其次要看它的工藝和銘文,材質只是一個參考因素。

一般來說,巨型、大型佛像的價值高於中型、小型像;

宮廷鑄造的佛像,高於民間的;

在藏傳佛像裡,憤怒相高於吉慶相;

菩薩裝,高於佛裝。

對於鎏金銅佛像而言,無論是否有款識證明其御製身份,只要是大尺寸,造型精美的,其價格可說是年年上漲,升值空間很大。

只不過,眼前的佛像,越來越差,陳文哲已經失去了興趣。

再說,就算這些全是真品又怎麼樣?也不過是用來充實博物館。

他對於佛教,或者說佛造像什麼的,可不感興趣。

“還是拿出昭陵六駿的拓片看看吧!”陳文哲有點隨意的道。

看陳文哲真是沒有太多興趣,陳星辰帶著他走向製造車間。

來到車間外面,門口就是兩列玻璃展廳,裡面展出著廠裡生產的各種精品瓷器。

瓷器做的再精緻,也不如陳文哲的手藝好。

所以,陳文哲的視線,直接看向掛在牆上的六幅拓片。

只是一眼,陳文哲就看出來了,這是舊拓。

這套昭陵六駿圖,一共六張,十分齊全。

“我們怎麼看著有點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