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好一件成化瓷器,最後一點就是底款,這個就沒必要多說了。
看多了自然就知道了,那是現代人很難彷出來的。
因為成化底款看似簡單,實則挺拔有力。
不是專業人士,絕對不能彷製出來。
成化瓷器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追求澹雅幽婉,特別講究線條美。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
這個時期的瓷器多是小件、觀賞把玩瓷,在藝術和審美角度上看達到了歷代高峰。
要想彷制這麼高階的瓷器,說起來簡單,但是真做起來,還真是很難。
當然,只要把握住重點,一步步來,也不是多麼難以彷制。
而這是相對高手來說,不是高手什麼也做不了。
比如,最重要的重點很就是胎釉。
特徵很明確:釉質肥腴,潤如凝脂。
成化陶瓷胎質潔白、細密、乾澀;
胎體秀美而輕薄,迎光透視呈牙黃色或肉紅色;
釉色微微閃青,釉質肥腴,潤如凝脂,上手撫之如同嬰兒的肌膚一樣。
這已經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這種釉色是鑑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如果連這都做不好,那麼更難做的紋飾、釉色有蓋怎麼辦?
所以,基礎的胎釉都做好了,那輪到紋飾了。
明代,特別是到了成華時期,瓷器的紋飾線條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
成化時期紋飾線條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澹。
這一點之前說到了,但是要達到好的效果也不容易。
因為這一時期的青花瓷之澹雅之態,如輕歌曼舞,畫意飄逸瀟灑。
成化鬥彩器物裝飾講究濃澹搭配,以平塗為主,不分陰陽,畫面缺少層次感。
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塗法繪畫施彩,樹葉、花朵無陰陽向背之分。
人物衣服,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之說,山石也無凹凸之感。
如果說這些是一種瓷器的特點,那麼在成化鬥彩,或者乾脆說在所有成化瓷之上,彩料才是最重要的。
“奼紫”之前說過了,一色獨具特色,色如赤鐵。
除此之外,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曠絕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