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野拂藏寶

除了在零一年發現的兩次李自成藏寶,這個很出名的闖王寶藏傳說,其實一直在湘南莽山之中流傳。

因為這地方,才是闖王寶藏傳說的目的地。

在莽山,很多尋寶人在尋找藏寶,但是並沒有人能找到真正的寶藏。

但是很多尋寶人,卻始終堅信,在那片茫茫原始森林中,一定藏有闖王的驚人財富。

然而,就在莽山孜孜不倦尋找闖王寶藏的時候,2001年在張家界,有村民在張家界風景勝地天門山對面的觀音山上,於懸崖峭壁間發現了一個暗洞。

這一次的發現,再次讓人觸碰到了,闖王秘寶那敏感的神經。

人們開始盛傳,這裡才是真正的闖王秘寶。

現在甚至有很多專家普遍認為,李自成將所有寶藏都埋在了張家界觀音山。

這一個推論不能說錯,只能說不夠準確。

陳文哲知道,最起碼他知道的觀音山上出土過的寶貝,就不止是一兩次。

因為除了近代這一次發現的之外,在清末還有一次發現。

那個時期,這批寶藏應該是剛剛埋下沒多久,也是在觀音山。

也許,觀音山上再一次發現的東西,只是上一次遺留下來的一小部分。

而這一次發現,可以說是十分意外,也十分有戲劇性。

在海拔1500多米的張家界天門山北面,有一坐與天門山高度相當的山峰,當地人稱觀音山。

觀音山,因有山石形似觀音而得名。

在觀音山腳下,有一個村寨,名叫汪家寨。

2001年,正值張家界旅遊大開發大建設時期,眼看著對面的天門山成了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汪家寨村支書坐不住了。

6月25日,心急火燎的村支書,將村裡的幹部骨幹拉到破舊的村部會議室,決定號召大家搞一次集體大探險。

只要是為了探明汪家寨的旅遊資源,趕上這一波旅遊熱潮。

汪家寨的想法,也得到了這一地區旅遊局的大力支援。

在動員會上,李支書的發言,立即得到與會人員的擁護。

村主任曹玉趁熱打鐵,在會議上提出,由村委會在村裡組織一些經驗豐富的青壯年,成立景區旅遊資源考察小組。

村裡的青壯年紛紛地站出來,表示願意深入莽莽觀音山進行探險,查詢旅遊資源。

7月20日,考察小組帶足乾糧和水上了路,一行人餓了就吃點乾糧充飢,渴了就喝點山泉,晚上宿在山洞裡。

五六天的考察後,證實了觀音山上的確有傳說中的南天門、長城路、****臺、桌子巖等景觀。

但是,村民們一直沒有找到傳說中的一個山洞,白居洞。

幾百年來,村裡一直有個關於白居洞的傳說。

據說夕陽西下的時候,白居洞就會金光沖天,並出現奇特的兵書寶劍奇觀。

8月15日,考察小組再次起程。

起程前,探險隊的組長向隊員們交代,這次要對觀音山腹地作進一步考察。

第五天,考察小組已爬到觀音山的山頂,一組隊員腰捆著結實的繩子,順懸崖朝谷地放下。

在懸崖處,一個隊員發覺腳踩的地方,有泥漿般的東西。

他掀開枯枝和茅草仔細一瞧,發現此處與天然石壁不同。

這裡好像是人工壘成的,大小三丈多。

再用手搬開一塊泥塊和一片亂石,泥塊中含有石灰、沙漿,還有一種黏湖湖的物體。

這個村民把採集上來的樣品,擺到考察隊員面前。